《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显示:超50%的孩子骨矿量不足,2.5%骨矿量极低。 骨骼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身高、甚至成年后骨质疏松的“隐形杀手”。 为什么要关注骨骼发育? 骨骼的正常生长和矿化对儿童青少年长高、获得良好的成人期峰值骨量、预防骨质疏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①身高是骨骼生长的直接体现,也是最基本的形态发育指标。 ②骨骼则是身高的直接决定因素,是反映儿童长期营养状况和生长速度的可靠指标。 骨骼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与成年人的骨骼相比,儿童的骨骼硬度较小,更容易扭曲变形。 日常生活中不良体态、过度运动、长时间低头等不良习惯会导致孩子骨骼发育不良,引发健康问题。 因此,在儿童和青少年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关注和维护骨骼发育至关重要,为孩子的未来健康生活打下重要的基础。 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1.骨龄 骨龄是人体骨骼发育的年龄,与实际年龄相对应。 测量骨龄: ①可以帮助了解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 ②预测成年后的身高 ③评估生长发育是否存在异常通过骨龄结果,与孩子的实际年龄进行对比,判断骨骼发育情况。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年龄与骨龄差值在±1岁之间,如果超过这个范围,提示孩子生长发育出现异常。 ①骨龄大于实际年龄较多:可能是提早发育,性早熟等因素引起,身高生长速度先快后慢,压缩生长时间,影响成年终身高。 ②骨龄落后实际年龄较多:可能是生长迟缓、生长激素缺乏、特发性矮小症等引起,导致孩子身高增长缓慢,成年后身高偏矮。 2.骨密度 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1和+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不正常。 骨密度与孩子的身高发育密切相关: ①T值处于正常范围时:表明孩子的骨骼健康强韧,有助于身高增长。 ②如果T值偏低:说明孩子的骨骼存在疏松和脆弱问题,难以维持身高增长所需的支撑。 影响儿童骨密度水平的主要因素为:钙、维生素D、抗阻力运动状况、疾病等。 3.骨钙素 骨钙素是一种由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它参与骨骼的生长和修复。血清骨钙素用来评估骨质疏松症和骨骼健康状况。 ①骨钙素的水平过高:可能会提示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或其他骨骼代谢异常。 ②骨钙素的水平过低:可能会提示存在骨骼疏松症或其他骨骼疾病。 如何保证骨骼健康发育? 0000 1.合理饮食 钙与骨骼的强度和结构密切相关,维生素D增加钙质吸收。蛋白质是骨有机质合成的重要原料。牛奶、豆腐、鱼、坚果等食物都是良好的钙质来源,而适量的阳光照射可以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 2.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骨骼的负荷,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强壮。例如,跳跃、跑步、游泳等运动都可以帮助增强骨骼生长发育。 3.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骨龄等相关检查可以及时了解骨骼的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孩子的生长趋势可以预测孩子的未来体重吗?孩子的生长趋势甚至是未来体重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孩子的生长趋势可以预测他们未来的体重。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生长模式差不多就可以预测他五岁时的体重,并且这个预测结果非常的精准。
举重阻碍身高发育吗?今天告诉你真相。举重项目被证明不阻碍成长!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员在年轻时就被要求身高也要领先,这些“重量级”的选手中就有大量个头高大的家伙。
既然是顶级运动员,一定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加上科学的训练培养。建国后,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由原始野蛮粗放式培养,经过几代体育工作人员的努力探索,逐步转变为科学的选拨与培育。当然,最科学的选拔方式莫过于通过骨龄测试的方法。
据复旦大学儿童少年卫生教研室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上海约有3万名性早熟儿童,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到孩子身体发育的各方面,这引起了沪上专家的广泛关注。性早熟的孩子为何长不高?导致孩子性早熟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据爱高高儿童成长专家专家介绍,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儿童身形更为矮小,这些儿童看上去会比实际年龄显得小,他们的脸看上去也会更加年幼。专家建议父母可以通过上述体征对孩子是否存在生长障碍问题作出初步判断,并向儿科内分泌医生进行咨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