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贝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父母也就不要拿自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但如果家长发现自家的孩子与同龄孩子的生长发育存在很大的差距的话,那家长就要警惕孩子是不是发育迟缓,有没有受到疾病或是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家长们从哪些特征能够看出宝贝发育迟缓呢?
1、两个月的孩子还不会笑
很多孩子一生下来就会笑,其实那不是孩子真实的情绪表达,而兴是面部肌肉的自然现象。孩子真正学会笑要到孩子满月之后,那时的孩子才是真的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喝宝奶之后,孩子脸上会出现满足的笑容,这是他们觉得自己很舒服的原因。如果孩子到了两个月还不会笑的话,孩子就可能存在发育迟缓,建议家长带孩子到相关机构进行检测,孩子是否存在健康或是其他方面的问题。
2、三个月的孩子不会抬头
孩子两个多月就会自然翻身和学着抬头,如果孩子到了三个月之后他们都不能自己抬起头来,那家长就不能坐视不理了。应该马上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婴幼儿期是孩子发育的黄金期,只要能尽早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治疗的效果还是很好的,有些孩子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了很难治愈,对孩子日后的健康生活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四个月时不会松开手指
孩子到了四个月左右的话,他们的手指应该是很灵活的了,可以自由松握,并且如果在他们的小手旁边放上他们喜欢的玩具或是物品,他们会很自然地用手去抓。如果孩子满了四个月,可他们的手指还是紧紧地握成拳头,不自然松开,也不懂得用手指去抓东西的话,孩子在发育上就可能真的存在发育缓慢,家长要引起重视,而不是等待花开,等待的时间越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越不利。
4、九个月的孩子不会爬
爬行是孩子学会站立和行走的必要前提,一个没有爬过的孩子要学会走和跑远比有经过爬行的孩子要困难得多。如果孩子在九个月左右还不会爬的话,父母就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在爬行方面的发育迟缓,是否会对孩子日后的健康发育造成影响。很多家长因为忙于工作,往往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少,结果孩子的一些发育迟缓的现象也没有及时发现,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助力,对孩子不公平。
2015年安医大二附院儿童生长发育中心公布了安徽首次矮小症患病率,结果显示我省中小学生矮小总人数近33万,矮小患病率3.16%,高于全国不足3%的平均水平,但目前仅有数百人在接受治疗。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小,抗寒能力差容易着凉,因此就不让孩子在大冷天经常洗澡,可是这对孩子的卫生和健康非常不利。因此,为了避免孩子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就要勤洗澡。俗话说:“每天泡泡澡 孩子健康没烦恼!”那么,给孩子勤洗澡的好处具体都有哪些呢?
矮小症病因可综合两大方面考虑:一、引起暂时性矮小的原因:1、心理因素,如:过度抑郁、焦虑 2、生长发育期睡眠差 3、营养不良,偏食,二、引起病理性矮小的常见病因如下:1、特发性矮小 2、真性性早熟 3、生长发育迟缓 4、生长激素缺乏症 5、染色体疾病
暑假将至,小朋友们又长一岁,可有的家长还不知道自己孩子长多高了。“孩子快快长高”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从孩子出生,家长就应定期测量、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如果发现孩子有生长迟缓的趋势,应该把握关键的“追赶期”尽早 治疗。
你家还有夜尿多、眼睑经常水肿发育差的情况吗?专家提醒,出现以上情况警惕孩子是否患上肾病。儿童肾病的原因有哪些?儿童发育迟缓有哪些症状表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