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忽视早期治疗,等到骨龄偏大、甚至骨骺闭合医生也再无回天之力,造成终生遗憾。
“身高发育是否正常?”
孩子生长有一个生长曲线,正常人的生长过程中有两个身高快速增长阶段,婴儿期和青春期。孩子出生后2年内长的特别快,新生儿期的第1年身高可增加25厘米,第2年增加12厘米左右。进入青春发育期,孩子平均每年可以增加7-10厘米,这个时期大约持续有三年,在此期间共增加25-28厘米左右。孩子3岁以后平均每年身高增长大约5-6厘米。12岁正常身高大约1米50左右。
-发育迟缓的诊断标准-
“发育迟缓的检测方法”
莫让“花朵迟不开”,关注儿童发育迟缓从测骨龄开始!生长发育发育迟缓的检查方法包括激素水平检测和骨龄检测。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减低症骨龄是落后的,性早熟的骨龄是超前的。内分泌检查或慢性病和遗传性疾病的检查,可确定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
“生长迟缓是什么原因?”
生长迟缓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属于疾病,常见的是生长激素缺乏,可以用激素治疗。有的系自然过程,有的属遗传因素,其中80%~90%的生长迟缓儿童属于正常的生长变异,如家族性矮身材、体质性发育延迟以及低出生体重性矮小,这些与先天遗传因素或宫内的发育不良有关,其生长速度基本正常,也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仍应创造良好的后天外部条件,促进生长潜力最大限度。
-发育迟缓的干预项目-
后儿保专家建议,家长应定期为孩子做生长发育监测,一般每半年至一年带孩子到专业机构测定身高、体重、营养元素等发育指标,一旦发现生长迟缓,就要在专家的指导下检查管理,通过在生活中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做向上跳的运动如跳跃、投篮球、引体向上等,并注意补充营养,添加富含优质蛋白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肉、蛋、奶、新鲜蔬菜水果等,尽快让孩子恢复到正常的生长轨道。
总结下来,以下9种情况的孩子,可能会面临身高偏矮的问题: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 2、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足月小样儿)、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2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 3、青春发育前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当父母们最关心的话题了,生长发育最外在的表现就是身高,身高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吗?把握好后天因素竟然也可以让孩子发挥最大的生长潜力!下面就跟随奥高高孩子身高成长的奥秘。
是什么武林秘籍能让身高逆势而为?那就是骨龄,测骨龄帮助预测生长潜力,给孩子的身高做一次科学的体检。晚长?特发性矮小?“光量身高不知道,测完骨龄才明白”,给孩子测测骨龄,让他的身高不再”听天由命“!
在这个颜值当道的社会里,修长的身材是必要的硬件,家长对下一代的身高十分关注。然而,很多家长的意识与做法仍存在误区。据调查,75%的家长不知孩子目前身高,97%的家长不知孩子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30%的家长在孩子生长迟缓时盲目等待,固守“晚长”老观念。
我国儿童矮小发病率约为3%,4~15岁生长发育迟缓的矮小患儿达700万名,但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儿不足3万名。65%的家长在孩子身高偏矮时,会首先考虑使用增高保健品,甚至盲目进补。那么孩子不长个,哪里错了呢?孩子不长个儿误在哪,我们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