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母亲当时就流下了眼泪,之前发现孩子长得慢,就认定孩子属于“晚长”不用着急,没想到孩子再也长不高了,母亲觉得亏欠了孩子实在太多,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这位母亲能提早发现孩子的身高异常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只要骨骼未闭合,还是有机会达到正常身高的。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孩子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期而再也长不高的“悲剧”,几乎所有“悲剧”的背后都是家长缺乏相关知识,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孩子的身体长高。虽然父母们都盼望孩子长高个儿,但对于身高的错误观念却比比皆是。比如有些家长固守“晚长”的老观念,觉得孩子现在矮不要紧,以后早晚都会长;或者偏信遗传理论,觉得自己矮,孩子以后也高不了,孩子身高没法进行干预;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能吃就能长,长得胖就会高。其实这些观点都不科学。
要想真正帮助孩子长高,就从了解正确的儿童生长发育知识开始吧。
一个人的身高受到遗传基因、内分泌激素、营养、运动、睡眠、心理、性发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先天遗传因素占70%左右,父母身高对孩子终身高有很大影响,但约30%的后天因素影响也非常关键。所以充分利用好剩下的30%,个矮的父母也能养出高个子孩子的。如果后天因素发挥不好,个高的父母也可能养出个矮的孩子。
是谁“谋杀”了孩子的身高?
1、睡不好,长不高!
良好的睡眠对孩子生长发育来说尤其重要,约80%的生长激素在人睡眠时分泌,特别是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身高,所以才有“人在睡中长”的说法,所以睡得越迟,人体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就越少,对孩子的身高越不利,家有爱熬夜的熊孩子,家长们一定要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2、吃太“好”,小心性早熟!
现在的孩子因为营养不良而影响生长发育的病例已经很少了,看看现在的儿童营养品、保健品广告铺天盖地的气势就知道了,然而很多家长实际上并不知道如何去鉴别这些产品对孩子长高的效果是利是弊。小朋友荤素搭配好就可以保证营养,而错误的营养摄入往往会导致孩子“营养过剩”!营养过剩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引发孩子性早熟。
性早熟: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女孩乳房增大或男孩睾丸增大)女孩在10岁前月经来潮也属于性早熟。而性早熟对孩子最大的危害就是骨骺提早闭合终身高矮小!
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病例明显上升。大多数儿童性早熟是“吃”出来的,包括吃洋快餐、各种补品、反季节果蔬等。同样,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吃得多就能长得高,其实不然。吃得多不代表摄入的都是必需的营养元素,如果速成鸡、速成鸭,黄豆类制品、蜂皇浆等含激素的食物吃得多反而会造成孩子早发育,影响终身高。
3、动太少,长得矮!
医学表明:在同样的情况下,科学运动的孩子比不运动的孩子最终身高高4-5cm。但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有利于长身高的!也不是运动强度越大越好。一般来说建议的运动:跳绳、跳高、篮球、排球、游泳,引体向上,羽毛球等。每天做到30分钟以上纵向运动有利于长高。
4、矮小也有可能是疾病造成的!
矮小更多的是由内分泌或遗传代谢病造成。如果生长激素缺乏、生长激素活性不足、生长激素受体不敏感、转化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等等,都有可能导致身材矮小,需要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及早治疗!
爱高高生长发育网提醒各位家长,小朋友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连续过程,要密切关注。如果发现小朋友年生长速率小于5cm、落后同龄人一个头以上,或者有早发育现象,请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儿童内分泌科或生长发育专科就诊。
关注“长高秘诀”微信公众号,回复“矮小测试”,测测你的孩子身高达标了么?
“咱俩长得都不算高,是不是孩子以后也长不高呀?”“你们家孩子怎么比我们家孩子高那么多呀?平时吃什么了?”如今,除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们最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身高了。 太高太矮,都要注意 家长在孩子的身高问题上,大多都是担心个子太矮。
小青春期是指男性婴儿从出生到6个月龄的一个窗口期(女性婴儿从出生到约2—3岁),此期体内诸多性激素水平出现短暂的迅速上升,达到近似青春期的分泌水平,而后降低。近年来对于小青春期及其相关激素变化与性发育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
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常见的副作用为:①甲状腺功能减低;②糖代谢改变;③特发性良性颅内压升高;④抗体产生;⑤股骨头滑脱、坏死;⑥注射局部红肿或皮疹
儿童矮小的原因除了先天遗传外,后天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要很大的影响。父母应该给孩子制定营养食谱,禁止孩子食用不健康食品,保证孩子有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预防矮小儿童哦。
……如果因为爸爸妈妈的疏忽和失误,放纵了孩子的“挑剔”的味觉,让一些阻碍生长的亚营养因素影响了孩子的身高,从而拖垮了孩子的生长发育,那可真的要抱憾终生了。小编温馨提醒:要想宝宝长高个,这些东西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