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长激素的3个关键点
关键点1 一天中生长激素分泌的不平衡性。
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时高于清醒时。80%的生长激素在人睡眠时分泌,特别是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孩子,这个阶段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晚上分泌的生长激素特别多。 所以,才有“人在睡中长”的说法。
关键点2 夜间生长激素分泌的不平衡性。
生长激素在前半夜分泌比较多,这时是“睡眠黄金期”,而到了后半夜,相对分泌要少些。
关键点3 生长激素分泌受睡眠质量影响。
生长激素在入睡初期的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达到最高峰。如果睡眠受到干扰,睡眠质量不高的话,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身高的增长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提高宝宝睡眠质量的方法
1.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哄宝宝入睡时,要把灯光调暗,室内不要留太多人,让宝宝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下轻松入睡。
2.睡前不让宝宝过饱或饥饿。
太饱和太饿,宝宝都会睡不踏实。
3. 睡前不让宝宝过于兴奋。
睡前要调整好宝宝的情绪,不能让宝宝过于兴奋,否则会延长宝宝的入睡时间,入睡后也容易做梦。
4. 合适的室温、厚薄适中的被褥、宽松的衣服。
室内温度太冷太热,衣服穿得过紧过多,或者被子太厚,都会使宝宝觉得不舒服,影响睡眠质量。
特别提醒
重视宝宝睡眠质量。
宝宝虽然睡的时间不短,但出现睡眠不安、易惊、易激怒、情绪不稳,没精神的情况,则表示宝宝的睡眠质量不高,未能很好地进入深睡状态。家长应及时查找原因,帮助宝宝解决问题。
早睡早起很重要。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晚点儿睡没关系,第二天晚点儿起床,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就行了。实际上,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因为生长激素主要在前半夜分泌得多,即10点以后,如果孩子晚上11点、12点才睡觉,就错过了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
重视孩子个体差异。
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时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时间虽然较之标准时间要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都很正常,家长也不必过于教条,强求孩子,这样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0~3岁宝宝每天睡眠时间参考值
新生儿:不低于16~18小时
1~3个月:不低于15个小时
3~12个月:不低于13~14小时
1~3岁:不低于12个小时
3岁以上:不低于10个小时
增高的方法很多啊,一是通过常做运动达到骨骼不断生长发育的目的,二是通过食品补充长高所需的营养,三是通过良好的睡眠习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四是通注重生活中的小细节为身体提供长高所需……只要不是靠增高鞋和拉筋手术等方法就很科学呀。
矮小症患者,骨龄超前一周半左右,我希望能达到1.58-1.6米,但是却非常担心生长激素有副作用。网上文章说,生长激素又称人体生长激素,属于体育运动中禁用的肽类激素,通常用于侏儒症的治疗。打生长激素有副作用吗? 是否有一些办法来减少生长激素使用后的副作用呢?
本文报告了对哈尔滨市男15~17岁、女14~16岁共450名健康少年手腕骨发育状况的年对比观察。结果表明:10年间,有半数性别年龄组 的骨龄均值增长0.5岁左右;在二掌骨皮质厚度均值很接近的情况下,骨皮质指数均值则多数观察组1991年高于1981年。
个矮能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吗?前文已经反复提及,矮小症的病因非常复杂。所以对于矮小症的诊治关键是要明确导致矮小的病因。如果是由于非疾病性矮小,比如家族遗传性矮小和体质发育迟缓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出生时较为矮小,但出生后生长速度正常,身高始终低于正常人。
2岁以上小朋友每年增长5-7厘米,这其中的大部分是在春夏完成的。然而天气太热,很多宝宝都出现了厌食的情绪。宝妈们也在为夏天的食谱发愁,小编今天准备了四道宝宝长高的开胃菜,营养又easy,却能让宝宝的身体棒棒哒!妈妈们不要错过孩子夏季成长的大礼包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