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长激素的3个关键点
关键点1 一天中生长激素分泌的不平衡性。
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时高于清醒时。80%的生长激素在人睡眠时分泌,特别是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孩子,这个阶段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晚上分泌的生长激素特别多。 所以,才有“人在睡中长”的说法。
关键点2 夜间生长激素分泌的不平衡性。
生长激素在前半夜分泌比较多,这时是“睡眠黄金期”,而到了后半夜,相对分泌要少些。
关键点3 生长激素分泌受睡眠质量影响。
生长激素在入睡初期的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达到最高峰。如果睡眠受到干扰,睡眠质量不高的话,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身高的增长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提高宝宝睡眠质量的方法
1.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哄宝宝入睡时,要把灯光调暗,室内不要留太多人,让宝宝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下轻松入睡。
2.睡前不让宝宝过饱或饥饿。
太饱和太饿,宝宝都会睡不踏实。
3. 睡前不让宝宝过于兴奋。
睡前要调整好宝宝的情绪,不能让宝宝过于兴奋,否则会延长宝宝的入睡时间,入睡后也容易做梦。
4. 合适的室温、厚薄适中的被褥、宽松的衣服。
室内温度太冷太热,衣服穿得过紧过多,或者被子太厚,都会使宝宝觉得不舒服,影响睡眠质量。
特别提醒
重视宝宝睡眠质量。
宝宝虽然睡的时间不短,但出现睡眠不安、易惊、易激怒、情绪不稳,没精神的情况,则表示宝宝的睡眠质量不高,未能很好地进入深睡状态。家长应及时查找原因,帮助宝宝解决问题。
早睡早起很重要。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晚点儿睡没关系,第二天晚点儿起床,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就行了。实际上,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因为生长激素主要在前半夜分泌得多,即10点以后,如果孩子晚上11点、12点才睡觉,就错过了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
重视孩子个体差异。
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时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时间虽然较之标准时间要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都很正常,家长也不必过于教条,强求孩子,这样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0~3岁宝宝每天睡眠时间参考值
新生儿:不低于16~18小时
1~3个月:不低于15个小时
3~12个月:不低于13~14小时
1~3岁:不低于12个小时
3岁以上:不低于10个小时
宝宝的身高和体重是妈妈们心上的事儿,从怀孕起,就关注宝宝腿是不是够长,头不要太大,总想着千万要随了家里高个的那个,结果出生后,却不一定能如意,于是各种担忧。宝宝身高不够要不要补钙?如何让宝宝多长一点呢?
什么是生长痛?他们经常在黄昏时有不适感,严重时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小孩们经常描述为肌肉疼痛或无法描述的胀痛或者痉挛性的疼痛。
心理因素也能影响长高吗?近年来每年有110 万对夫妇离婚,1991~1999 年平均每年递增4. 4%,有的孩子因家庭暴力、虐待、饮酒、抽烟、服用药物、“一家两制”、两地分居、第二职业、失业威胁、期望值高、分配不公、婚外恋、居住拥挤、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价值取向的冲撞等种种
1、对各种糖果、甜饮料说不;吃糖过多会影响体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积,还会影响钙质代谢。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吃糖量如果达到总食量的16%~18%,就可使体内钙质代谢紊乱,妨碍体内的钙化作用,影响长高。另一方面,营养学术语中有“虚卡路里”的说法,即毫无营养的热量。
孩子的健康问题一直倍受关注,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健康,也是劳心劳力的。但是总会有一些问题影响着儿童的健康,那么具体是哪些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