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长激素的3个关键点
关键点1 一天中生长激素分泌的不平衡性。
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时高于清醒时。80%的生长激素在人睡眠时分泌,特别是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孩子,这个阶段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晚上分泌的生长激素特别多。 所以,才有“人在睡中长”的说法。
关键点2 夜间生长激素分泌的不平衡性。
生长激素在前半夜分泌比较多,这时是“睡眠黄金期”,而到了后半夜,相对分泌要少些。
关键点3 生长激素分泌受睡眠质量影响。
生长激素在入睡初期的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达到最高峰。如果睡眠受到干扰,睡眠质量不高的话,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身高的增长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提高宝宝睡眠质量的方法
1.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哄宝宝入睡时,要把灯光调暗,室内不要留太多人,让宝宝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下轻松入睡。
2.睡前不让宝宝过饱或饥饿。
太饱和太饿,宝宝都会睡不踏实。
3. 睡前不让宝宝过于兴奋。
睡前要调整好宝宝的情绪,不能让宝宝过于兴奋,否则会延长宝宝的入睡时间,入睡后也容易做梦。
4. 合适的室温、厚薄适中的被褥、宽松的衣服。
室内温度太冷太热,衣服穿得过紧过多,或者被子太厚,都会使宝宝觉得不舒服,影响睡眠质量。
特别提醒
重视宝宝睡眠质量。
宝宝虽然睡的时间不短,但出现睡眠不安、易惊、易激怒、情绪不稳,没精神的情况,则表示宝宝的睡眠质量不高,未能很好地进入深睡状态。家长应及时查找原因,帮助宝宝解决问题。
早睡早起很重要。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晚点儿睡没关系,第二天晚点儿起床,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就行了。实际上,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因为生长激素主要在前半夜分泌得多,即10点以后,如果孩子晚上11点、12点才睡觉,就错过了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
重视孩子个体差异。
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时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时间虽然较之标准时间要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都很正常,家长也不必过于教条,强求孩子,这样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0~3岁宝宝每天睡眠时间参考值
新生儿:不低于16~18小时
1~3个月:不低于15个小时
3~12个月:不低于13~14小时
1~3岁:不低于12个小时
3岁以上:不低于10个小时
青少年长高吃什么?就如同当年宣传中说的那样,菠菜这种素食促进长高真是一把好手。菠菜是维生素的宝库,尤其是丰富的钙、镁元素。研究发现,每天吃100克菠菜,就可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晚睡,特别是夏天,孩子几乎都成了夜猫子。现在已经是暑假来临了,爸妈们可能对于孩子晚睡不会有太多的意见。其实晚睡对孩子有很多坏影响,无论在什么季节孩子都应该早睡。
睡眠和长个子有何关系?俗话说:“睡得好,长得高”,是有科学根据的!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生理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保证机体生长发育、促进长高的“营养要素”。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 像来确定。在了解人的骨龄情况时,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
婴儿期和青春发育期,二者作比较,青春发育期更重要。因为青春发育期,孩子的骨骼已逐渐接近成熟,青少年追赶生长的能力在此时受到限制,一旦错过这个增高的黄金时期,则悔之晚宜。那么在青春期快速生长期间如何才能发挥最大生长潜能,最终达到理想的身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