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的发育贯穿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是评估生物体发育情况的良好指标,骨龄即是各年龄时的骨成熟度,是对左手腕、掌、指骨正位X线片观察其各个骨化中心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测定的。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方法是G-P法(Greulich & Pyle)和TW3法(Tanner-Whitehouse),我国临床上多数采用G-P法。正常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别应在±1岁之间,落后或超前过多即为异常。
骨龄测试是监测未成年人生长发育的理想方法。通过骨龄检测不仅可以了解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和影响程度,还可以了解到对最终身高的影响。只有清楚的了解了孩子的发育特点才可以在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和治疗方案,进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到权威机构检测孩子骨龄:
1、发现孩子发育速度明显加快或减慢时;
2、发现孩子身高、体重较同龄孩子明显不同时;
3、患有内分泌疾病、营养疾病和其它可能影响发育的慢性疾病时。
骨龄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治疗矮小但发育速度正常儿童:
身高低于正常标准第3百分位数的非病理性原因矮个儿童,骨龄普遍延迟。在青春期生长突增后,以生长激素治疗,提高了身高增长速度。在治疗效果的评价中,一定时间内的身高及骨龄变化是主要的评价指标。
全身性疾病对骨成熟度的影响:
儿童全身性的疾病很可能造成骨发育的延迟,如营养吸收障碍的腹腔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肾脏疾病等。营养不良儿童骨发育延迟,而且手腕部骨骺异常率增加。
生长激素缺乏对骨成熟度的影响:
生长激素在骨骼发育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促生长因子媒介促进骨生长。在幼年时期,如果腺垂体功能不足,或因切除垂体造成生长激素缺乏,躯体的生长将受到抑制,成为侏儒症,骨骼生长停止。给病儿注射生长激素有助于生长的改善。
甲状腺激素异常对骨成熟度的影响:性早熟和性幼稚症对骨成熟度的影响:
病理性和体制性早熟患儿骨龄均提前。因骨骺提前愈合,故成年身高较矮,性幼稚病患儿青春期明显推迟,由于性腺功能低下,引起骨龄延迟,在这些疾病以类固醇激素替代治疗中,骨龄和成年身高的预测是重要的监测方法。
特别注意:在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各种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以及激素治疗方案中都应该将骨龄评价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在治疗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的骨龄和身高监测,我们建议治疗阶段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骨龄评价和身高测量并预测成年后身高,以随时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父母提起儿女的个头时,都希望孩子能长得高一些。遗传的确决定了孩子身高的大方向,但良好的后天生长环境也极为重要,必须在生长发育期间,通过提供充足、合理的营养,提高睡眠质量,加强运动等途径,为孩子长高创造有利条件,不为孩子留下个矮的遗憾。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高,除了遗传因素,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1、建议大多数儿童10点前睡觉:睡得越久越蹿个。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至少要确保有10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因为生长素的分泌有昼夜规律,正常人在入睡后45至90分钟,血浆生长素有明显的升高,且夜间
1、对各种糖果、甜饮料说不;吃糖过多会影响体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积,还会影响钙质代谢。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吃糖量如果达到总食量的16%~18%,就可使体内钙质代谢紊乱,妨碍体内的钙化作用,影响长高。另一方面,营养学术语中有“虚卡路里”的说法,即毫无营养的热量。
宝宝小的时候,要是感冒发个烧,都能让年轻的爸爸妈妈操心不已。这不,网友“莫离”发帖说,今年三岁半的女儿,夜里醒来就喊腿疼,这可急坏了全家,可是去医院拍片子、抽血都说正常,但近来每隔十天,宝宝夜里还是因腿疼而哭闹。宝宝的腿疼到底是咋回事呢?
生活中,错过了一趟快车,我们可以等待下一趟。但唯有一趟“快车”不能错过,它就是宝宝的大脑发育,因为大脑极速发育一次性完成,错过就无法再“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