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证实,5月份孩子的平均身高增长最快。可是近期不少宝宝因为厌食,让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影响,所以很多宝爸妈都十分着急。
我家孩子已经10个多月了,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出现了厌食现象,几乎不吃主食,只喝奶,约600毫升/天。为了引起孩子的食欲,我们几乎每天都变着花样做辅食,但是他就是不吃辅食,有时爱吃大人饭菜,不过担心调料多,口味重,每次只是给他尝一下,现在孩子吃不好,全家都特别着急,希望能回复。
抱怨10个月的孩子"厌食",几乎不吃主食,只喝奶约600毫升/天。其实喝奶量不少,不应该是厌食。
孩子拒绝吃为她特意准备的辅食,却喜欢吃大人饭菜,是因为大人在吃饭时会给孩子也喂点。由于担心大人的饭菜味道重又硬,每次只给孩子尝尝,结果却造成了孩子对自己的食物无兴趣。
婴幼儿接触各种味道,促进味觉发育,虽然利于今后进食,但应循序渐进。1岁内婴儿应进食母乳/配方粉+泥糊状且味道清淡的辅食。若过早尝试味道较重食物,易诱导“厌食”自身食物,造成营养摄入不足。若过早添加成人食物,又会出现吸收消化不良,影响营养素利用。3岁幼儿才能完全接受成人食物!
在抱怨孩子进食少的时候应该考虑几个问题:
1.不喜欢吃任何事物——厌食;
2.有明显的食物偏好——偏食;
3.吃饭不专心,贪玩导致的进食慢和进食量不够——进食行为问题;
4.孩子的进食量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不切实的目标。
其实,真正厌食的孩子极少,儿童进食问题以后三种情况为主。
孩子出现厌食的原因分析
孩子出现偏食的原因分析
孩子出现挑食的原因分析
如何预防治疗孩子偏食、挑食、厌食
从开始添加辅食起,家长就要随时预防孩子出现偏食、挑食、厌食的行为。
要尽量杜绝以下几种行为:
1.从小把不同种类食物分开喂。不同食物味道不同,分开喂,就如同给孩子出了选择题,诱导孩子进行选择。
2.大人本身挑食,自己不吃的东西只强调孩子要吃,却不以身作则。
3.从营养的角度,某些食物喂养过频。
此外,不同国家、民族、家庭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包括喜好的味道。孩子出生在这个环境中,就应逐渐接受家庭的食物喜好。中国家庭往往是以咸味食物为主,那么水果泥等甜味食物就可单独喂养,避免与米粉等混合,造成孩子对甜味主食的喜好。
宝爸妈对孩子口味的引导
婴儿对味道的选择,早在母亲孕期就开始培养了,因为母亲进食和吸收的许多味道会被输送到其羊水中。
婴儿出生以后的纯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饮食的种类会影响到母乳的味道,这也是婴儿今后能顺利接受自己家庭食物味道的基础。母亲的饮食也要尽量丰富多样。
添加辅食以后,为了增加婴儿对食物的接受度,除婴儿营养米粉之外,母亲在怀孕与哺乳期喜欢吃的食物就应该成为婴儿最早接触的食物。
度过最初的适应期,家长就应该让孩子接触各种味道。因为食物的味道不同,其营养素含量相差较大,所以喜欢不同的味道最终会增加营养成分的摄入种类,并提高实现均衡饮食的可能性。家长要把握好添加新食物种类的度,更应该关注孩子所处的阶段。
1岁内婴儿宜进食母乳、配方粉和泥糊状且味道清淡的辅食,以原味食物为主,1岁后,就可以逐渐添加口味稍重的食物了。不要让孩子过早尝试添加了调味品的食物,接触味道较重的食物,这样容易导致婴儿“厌食”自己的食物,造成营养摄入不足,也不要过早添加成人的食物,以免出现消化不良,影响营养素的吸收。3 岁幼儿才能完全接受成人食物。
爱高高成长专家介绍,这两个时期此时受体内激素水平升高的影响,身高在短期内飙升,如果生长发育充分,对身高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每个阶段,家长都应该注重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特点,并给予正确、科学的养育。
上海有30万0-3岁的婴幼儿,年轻父母们远比上一代重视早期教育,2岁孩子开口背唐诗已经不算新鲜事,但过度和失当的早教造成一些孩子出现“会弹琴却不会上厕所”,“会背唐诗不会穿衣”等怪现象。昨天,市教委专家指出,这是成人功利思想所致,需要警惕。
“咱俩长得都不算高,是不是孩子以后也长不高呀?”“你们家孩子怎么比我们家孩子高那么多呀?平时吃什么了?”如今,除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们最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身高了。 太高太矮,都要注意 家长在孩子的身高问题上,大多都是担心个子太矮。
从事儿科医生多年来,被问及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不长个儿怎么办?”。从出生到成年,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家长永恒的主题:妈妈们总是对孩子的身高十分在意。
婴儿期和青春发育期,二者作比较,青春发育期更重要。因为青春发育期,孩子的骨骼已逐渐接近成熟,青少年追赶生长的能力在此时受到限制,一旦错过这个增高的黄金时期,则悔之晚宜。那么在青春期快速生长期间如何才能发挥最大生长潜能,最终达到理想的身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