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是爸爸妈妈们都很关心的问题,在宝宝长高过程中,爸爸妈妈们心存了不少疑问,那现在就来看看专家是怎么回答父母对孩子长高最关注的四个问题。
疑惑一:我们两夫妻都不高,孩子能高吗?
专家解疑: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共有两次生长高峰——婴儿期和青春前期。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两大类。其中,遗传因素占70%~80%,非外力所能改变。也就是说,如果父母都不高大,孩子将来一般也不会很高大。而后天因素则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避免营养不良、营养过剩、精神压力、睡眠不足、运动过少、体弱多病等不利于长高的因素,就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孩子的身高。
疑惑二:我跟老公都长得蛮高的,为啥孩子不见高呢?
专家解疑:如果父母都不矮,孩子却很矮小,通常是一种疾病“信号”。很多疾病可以引起孩子身材矮小,常见的有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全身性疾病(如肾病等)引起的营养不良、代谢性骨病、骨骺损伤、骨发育不良等。这些孩子必须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盲目进补或吃药是有害无益的。目前,国内很多大医院都可以检测生长激素水平,若已经证实孩子的矮小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有关,则需要尽早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生长激素,以获得最佳疗效。需要提醒的是,生长激素分泌呈脉冲式,通常要连续检测几次,才能得到准确结果。
疑惑三:怎么预测孩子未来能长多高呢?
专家解疑:因为孩子身高受遗传影响较大,从父母的身高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宝宝未来所能达到的身高。
男孩: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78÷2
女孩: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但遗传因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不是绝对的,而在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骺的生长发育对身高起着决定性作用。骨骺是骨骼的生长发育中心,通过不断骨化来增加骨的长度,人的身高也随着增加。若想了解自己孩子是否还有长高的可能,去医院拍一张骨骺片即可。若骨骺已经闭合,则无论用什么药、吃什么保健品,都不可能再长高了。
疑惑四:我家孩子这样算不算矮呢?
专家解疑:临床上,诊断矮小症有严格的标准,即身高必须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百分位(P3)或负2个标准差(-2SD),具体数值请参见正常儿童身高标准曲线表。
家长们若发现自己孩子的身高低于标准身高负2个标准差以下或明显偏矮,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做相应检查,寻找导致孩子矮小的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切莫抱有侥幸心理,寄希望于孩子到青春期会“蹿长”、给孩子多补些营养就会长等,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特别是那些从小身高、体重就“不达标”的孩子,家长更应提高警惕,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监测生长情况。
另外,家长们也可参照以下3种简单方法来判断孩子是否属于偏矮:
①孩子始终比同班小朋友矮半个头;
②长得慢,一条裤子可以穿两三年;
③根据2~10岁儿童平均身高计算公式——年龄×7+70(厘米),若发现孩子的身高低于平均身高5~10厘米,则属偏矮。
“ohyeah!有个跳高冠军,他叫艾哈迈托夫,有一套长高的秘诀,我们快来观赏一下!”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在1998年曾提出临床应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建议(中华儿科杂志,1997.37:234),在此基础上,2006年10月再次对矮身材儿童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一致意见,现综合如下,俾便临床工作者参考。
很多妈妈都说自己的孩子长不大,但是每位妈妈对身高的标准都不同。如果觉得孩子身高矮,可以查看下面的标准。如果属于下列事项中的情况,应该去医院接受检查。
以下几种方法可相互参照,还可以预知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和孩子的生长潜力,如发现骨龄和孩子的实际年龄不符,应到医院检查。
回答咨询时看到一些骨龄评估后的成年身高预测结果,很多一看便知可靠性非常低。13岁男孩后期生长空间平均不足13cm,骨龄已经13.1岁,后期生长空间有可能略大于13cm,但还有26cm以上的生长空间是不可能的,如果再考虑骨龄快速进展,后期生长空间不足13cm还是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