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法预测成年身高方法:
分别根据目前骨龄岁数大小和拍片时身高找出两者交叉点,延着该交叉点附近曲线,按曲线变化规律延伸,找出18岁相应位置的相应身高,就是正常生长情况下的曲线法预测终身高。
按照年龄,身高在-2SD曲线以下(女童在本身高曲线浅黄色区域内或浅黄色区域以下时,可诊断为身材矮小(矮小症)。体重在相应年龄的+2SD曲线以上(女童在本体重曲线的浅黄色区域内或浅黄色区域以上,可诊断为肥胖症。
注意:
1、由于正常人骨龄与年龄相近,只有在骨龄与年龄相近,且正常饮食、睡眠、运动,并不存在明显生长发育的疾病时,预测身高才相对准确。对于骨龄明显小于年龄者,曲线法预测身高常常不低,可靠性较差。对于骨龄明显大于年龄者,准确度也有限,但较骨龄小于年龄者准确度稍好。
2、预测成年身高是根据现在的骨龄和身高,按照正常生长规律推测将来身高。目前较矮小者,由于之前未能按照正常生长规律生长,在不治疗的情况下,从预测时就能按照正常生长规律生长的可能性极小,很可能还会继续逐步偏离正常生长曲线,也就是说,实际成年身高很可能会矮于预测身高。
3、女孩初潮后,由于生长调节方式已经与初潮前有区别,如果初潮时骨龄较小,按生长曲线预测身高可能略高,可靠性低。女孩正常初潮后,一般只能再长4~8CM,多数在5CM左右(当然,不排除极个别大于8CM或小于4CM者)。
很多专业和及艺术类院校对考生身高都设定了要求,使一部分身材矮小的考生被理想的学校或专业卡在门外。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如发现孩子发育异常,应尽早关注,一旦骨骺闭合增高的潜力就终止了。
本文报告了对哈尔滨市男15~17岁、女14~16岁共450名健康少年手腕骨发育状况的年对比观察。结果表明:10年间,有半数性别年龄组 的骨龄均值增长0.5岁左右;在二掌骨皮质厚度均值很接近的情况下,骨皮质指数均值则多数观察组1991年高于1981年。
在这种“身高”决定审美、决定命运的时代,不少家长期待孩子长高的迫切心理可以用四个字形容:盲目助长!而孩子们的长高结果也只有四个字表示:徒劳无功!这让万千家长困惑不已:明明已经努力了,连生长激素都用上了,可增高结果却如此微渺呢?
既然受身高不足的“毒害”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相信运动增高、牛奶增高诸如此类的热门增高方法已经让大家听得耳朵起茧了,这里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增高的冷门方法吧!有人说它们邪乎,有人说另类,还有人说“重口味”,个钟心得望君自行体会~
当身高跟青春期的情愫相遇,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你是不是也这样的苦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