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法预测成年身高方法:
分别根据目前骨龄岁数大小和拍片时身高找出两者交叉点,延着该交叉点附近曲线,按曲线变化规律延伸,找出18岁相应位置的相应身高,就是正常生长情况下的曲线法预测终身高。
按照年龄,身高在-2SD曲线以下(女童在本身高曲线浅黄色区域内或浅黄色区域以下时,可诊断为身材矮小(矮小症)。体重在相应年龄的+2SD曲线以上(女童在本体重曲线的浅黄色区域内或浅黄色区域以上,可诊断为肥胖症。
注意:
1、由于正常人骨龄与年龄相近,只有在骨龄与年龄相近,且正常饮食、睡眠、运动,并不存在明显生长发育的疾病时,预测身高才相对准确。对于骨龄明显小于年龄者,曲线法预测身高常常不低,可靠性较差。对于骨龄明显大于年龄者,准确度也有限,但较骨龄小于年龄者准确度稍好。
2、预测成年身高是根据现在的骨龄和身高,按照正常生长规律推测将来身高。目前较矮小者,由于之前未能按照正常生长规律生长,在不治疗的情况下,从预测时就能按照正常生长规律生长的可能性极小,很可能还会继续逐步偏离正常生长曲线,也就是说,实际成年身高很可能会矮于预测身高。
3、女孩初潮后,由于生长调节方式已经与初潮前有区别,如果初潮时骨龄较小,按生长曲线预测身高可能略高,可靠性低。女孩正常初潮后,一般只能再长4~8CM,多数在5CM左右(当然,不排除极个别大于8CM或小于4CM者)。
爱高高儿童成长专家指出,往往很多父母对此不以为然,然而,医学研究认为,儿童肥胖也是一种营养性疾病,长期肥胖不仅会造成儿童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的危害,肥胖还会持续至成年期,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慢性疾病的早龄化。
青春期前的身高增长占人体终身高的80%左右,骨龄越小,身高的潜力和调整空间就越大。人的骨骺在14、15岁时候就会闭合, 一旦骨骺闭合,长高的机会为“零”。年龄越小,身高追赶机会越多。怎么吃让身高更理想?
父母遗传对身高的影响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遗传对身高的影响占25%,后天因素中营养占30%、运动占20%、环境占25%。生长潜力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决定于后天因素。充分发挥营养、运动、睡眠和心理行为等后天因素对身高的影响,必须转变治疗模式,进行系统干预。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年时能长得高大一些,但每个人的终身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而这些因素又影响到骨骼的成熟度即骨龄。因此,正确的做法是精确地测定骨龄,搞清楚孩子矮小的原因,然后再对症治疗。那么—骨龄软件精确测定骨龄有什么用?
营养生长迟缓是最常见儿童矮小症常见病因之一,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矮小儿童更要注重营养的合理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