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家长发现孩子长的慢时已经太晚,专家表示四岁是判定儿童矮小黄金分界线,家长应该在四岁时对照儿童的正常生长指标,及时找出孩子长的慢的原因。家住江西萍乡的文杰萍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然而11岁的他身高仅有1.18米,足足比同龄人矮了30厘米左右。
“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矮,就连班上的女同学个个都比他高。”杰萍的妈妈说,开始认为男孩子发育较晚,没有过多担心,后来随着其他同龄孩子越长越高,而杰萍一年仅仅长一两厘米,于是家长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这才知道孩子个子矮是由于生长激素完全缺乏引起的矮小症。
4岁是判定儿童矮小黄金分界线
专家介绍,判定儿童矮小有一条黄金分界线,那就是4岁。因为不论男童还是女童,在4岁左右其体内长高激素、甲状腺素已基本形成,饮食、睡眠习惯逐渐形成,从身材上也可以看出是否存在着缺陷,这些条件对今后的生长发育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是在人体睡眠期间,儿童睡眠时间每天应大于9小时,体内生长激素就会得到充分的分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民间所传“孩子睡觉就长肉”就是这个道理。4岁左右,儿童咀嚼功能已胜任,这时候给他们均衡营养,其中包括脂肪、蛋白质,让体内得到生长必需的营养素,就为正常生长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岁左右,还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刻,此时多让儿童运动,做些力所能及的智力开发,使其思维处于活跃阶段,也会促进内分泌,对生长有利。婴幼儿0岁~1岁比其他孩子矮25厘米,1岁~2岁比其他孩子矮10厘米,2岁后比其他孩子矮5厘米,家长就应该带孩子上医院检查。
国内孩子往往治得太晚
据专家介绍,在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骺的生长发育对身高起着决定性作用。骨骺是骨骼的生长发育中心,通过不断骨化来增加骨的长度,人的身高也随着增加。一般过了青春发育期,骨骺与干骺端完全融合,骨骺全部骨化,骨骼就不再有生长的空间,身高也就不会再增加。
因此,矮小患者起治年龄对疗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起治年龄偏大,对成年身高贡献较小。早期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成年身高。
然而,“国内70%的孩子11岁~16岁才开始接受矮小治疗。而由美国国家合作生长发育研究(NCGS)数据显示,国外59%的孩子是在6岁~10岁开始接受矮小治疗。”专家介绍,这与中国父母常过度寄希望于发育期有关。
专家表示,我国男性和女性的骨骺闭合年龄分别为16岁左右和14岁左右,在确诊孩子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后,在骨骺闭合前及早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矮小儿童是有希望达到正常身高的,而使用生长激素的年龄早比晚效果要好。
附:如何预测孩子身高:
男孩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78÷2
女孩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遗传因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在遗传学上身高的遗传度为0.72,意思是说子女的身高有72%受遗传影响。那么还有其他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长高呢?其实最终身高还受到其他后天因素的影响。
曾几何时,遍地的男女屌丝M已经乘着奔驰4S奔向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的巅峰。他们被弟纸妹纸们呼作“男神”、“女神”,那么,曾经的“矮挫穷”是如何完美逆袭的呢?有什么方法可快速告别苦逼的矮短身材呢?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孩子的营养越来越好,身高也越来越高。可是有些孩子的身高却严重落后于同龄人,甚至一直都长不高,这就有可能是一种疾病——矮小症。1985年,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问世,为广大矮身材患儿的治疗带来希望。
当人体缺乏生长激素或营养不良,侏儒症等各种疾病或心理因素影响时人也是不容易长高的。所以人的身高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您的宝宝是否能长高,得先看看这8个小秘密呢~
自从“锋菲”复合,张柏芝的处境的确让很多人担心和可怜,一个女人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现在还要独自带俩娃,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为了让两个小宝贝开心,她依然做到美丽、勇敢、坚强,尽自己所能让孩子快乐,不可否认,她真的是个好妈妈。
在门诊听到最多的,就是矮小症患儿的家长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饭。经过我们对600余例因矮小而来就诊的孩子和家长进行调查,60%左右的孩子有挑食或偏食的倾向。怎样让孩子不挑食,如何克服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