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家长发现孩子长的慢时已经太晚,专家表示四岁是判定儿童矮小黄金分界线,家长应该在四岁时对照儿童的正常生长指标,及时找出孩子长的慢的原因。家住江西萍乡的文杰萍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然而11岁的他身高仅有1.18米,足足比同龄人矮了30厘米左右。
“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矮,就连班上的女同学个个都比他高。”杰萍的妈妈说,开始认为男孩子发育较晚,没有过多担心,后来随着其他同龄孩子越长越高,而杰萍一年仅仅长一两厘米,于是家长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这才知道孩子个子矮是由于生长激素完全缺乏引起的矮小症。
4岁是判定儿童矮小黄金分界线
专家介绍,判定儿童矮小有一条黄金分界线,那就是4岁。因为不论男童还是女童,在4岁左右其体内长高激素、甲状腺素已基本形成,饮食、睡眠习惯逐渐形成,从身材上也可以看出是否存在着缺陷,这些条件对今后的生长发育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是在人体睡眠期间,儿童睡眠时间每天应大于9小时,体内生长激素就会得到充分的分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民间所传“孩子睡觉就长肉”就是这个道理。4岁左右,儿童咀嚼功能已胜任,这时候给他们均衡营养,其中包括脂肪、蛋白质,让体内得到生长必需的营养素,就为正常生长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岁左右,还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刻,此时多让儿童运动,做些力所能及的智力开发,使其思维处于活跃阶段,也会促进内分泌,对生长有利。婴幼儿0岁~1岁比其他孩子矮25厘米,1岁~2岁比其他孩子矮10厘米,2岁后比其他孩子矮5厘米,家长就应该带孩子上医院检查。
国内孩子往往治得太晚
据专家介绍,在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骺的生长发育对身高起着决定性作用。骨骺是骨骼的生长发育中心,通过不断骨化来增加骨的长度,人的身高也随着增加。一般过了青春发育期,骨骺与干骺端完全融合,骨骺全部骨化,骨骼就不再有生长的空间,身高也就不会再增加。
因此,矮小患者起治年龄对疗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起治年龄偏大,对成年身高贡献较小。早期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成年身高。
然而,“国内70%的孩子11岁~16岁才开始接受矮小治疗。而由美国国家合作生长发育研究(NCGS)数据显示,国外59%的孩子是在6岁~10岁开始接受矮小治疗。”专家介绍,这与中国父母常过度寄希望于发育期有关。
专家表示,我国男性和女性的骨骺闭合年龄分别为16岁左右和14岁左右,在确诊孩子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后,在骨骺闭合前及早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矮小儿童是有希望达到正常身高的,而使用生长激素的年龄早比晚效果要好。
附:如何预测孩子身高:
男孩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78÷2
女孩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遗传因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在遗传学上身高的遗传度为0.72,意思是说子女的身高有72%受遗传影响。那么还有其他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长高呢?其实最终身高还受到其他后天因素的影响。
中国九成的人都不知道矮小是病,97%的人能认识到自己偏矮,其中只有1.6%的人意识到可能是疾病引起的,而 41.9%的热人缺乏基本常识,误认为身高偏矮应归结于“晚长、缺钙、家族遗传”等因素。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些关于生长发育的相关知识,科学解决身高问题。
骨龄能较精确的反映人从出生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各年龄阶段的发育水平,所以它在各发育年龄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在内分泌疾病、发育障碍、营养障碍、遗传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分析与诊断方面孩子的骨骺一旦闭合,专家也将束手无策。 早测骨龄身高才有保障!
宝宝能和宠物共处吗?这个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关于宝宝能不能和宠物共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孩子和宠物相伴成长,真是一种缘分和幸运!希望小宝贝们在和宠物们相处的过程中永远纯真可爱,健康成长!
很多妈妈都说自己的孩子长不大,但是每位妈妈对身高的标准都不同。如果觉得孩子身高矮,可以查看下面的标准。如果属于下列事项中的情况,应该去医院接受检查。
父母提起儿女的个头时,都希望孩子能长得高一些。遗传的确决定了孩子身高的大方向,但良好的后天生长环境也极为重要,必须在生长发育期间,通过提供充足、合理的营养,提高睡眠质量,加强运动等途径,为孩子长高创造有利条件,不为孩子留下个矮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