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矮小症的发病率为3%,其中真正接受正规合理治疗的人数只有一成左右。许多家长缺少对矮小症的正确认识,不认为矮小是病,对于孩子的身高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认为年龄还小,过几年会长高的,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致使许多孩子的身高耽误在家长们的等待中。下面就和爱高高小编一起来看看让孩子告别矮小的几点建议吧!
在门诊,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在班里比其他同学都矮,是不是矮小症啊?其实,在一个班级这样有限人群范围里,孩子比别的同学矮不一定就是矮小症。胡晓红主任说,判断矮小症一般有三个标准:一是标准差法,即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和同性别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二是百分位法,即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和同性别第3个百分位;这两个标准一般都是对专业人员讲的,家长不易掌握。第三个标准是生长速率法,即当孩子的年身高增长速率低于4至5厘米时,就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家长可以采取这个办法判断孩子是不是矮小。
身高70%取决于遗传,30%取决于环境因素,如母亲孕期营养、情绪、疾病等,儿童成长的生活环境,营养是否均衡,有无慢性疾病等。因此,并不是说父母身材高孩子就一定高,或父母身材不高孩子就一定矮小。胡晓红主任说,导致孩子矮小的原因很多,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有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甲状腺功能低下、染色体病如特纳综合征,以及一些骨骼疾病等。矮小症的诊断需要有明确的家族史和规范的实验室检查支持,之后再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儿需用生长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患儿要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等。其中,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症,经过治疗平均每年能长8厘米至12厘米。人身高的增长主要经过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青春前期、青春期四个阶段。其中出生后29天至3岁的婴幼儿期,以及第二性征开始发育至完全成熟的青春期,这两个阶段尤为明显。胡晓红主任介绍,“3岁至12岁的青春前期是生长比较缓慢的阶段,每年身高增长5至7厘米。此阶段如果身高每年增长少于4厘米,则表示存在生长障碍,应及早到医院进行诊治。”
女孩的青春期一般在8至13岁,平均年龄为11岁,男孩稍晚两年左右。青春期的少年,身高每年可增加8至12厘米,这一现象被称为青春期猛长。青少年在性成熟后生长明显减慢。有不少家长错误地认为,在孩子发育前并不需要为孩子将来的身高担心,只要发育正常,身高就不会比别人差,等到孩子该长高却仍没有长高时,家长才开始着急。而此时,大多孩子的骨骺已经或将要闭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激素不足导致的侏儒症,可以通过服用生长激素一定程度上长高。不过一定要捉紧时间,应该过了青春期后,骨骺的钙化后,就很难再长高了……
明明5岁了,身高在同龄小孩中一直偏低,但奶奶说不用担心,爸爸妈妈都那么高,明明定能长高的,只是发育比较晚而已,都说“晚长的孩子长大个儿”。妈妈对此持怀疑态度,这些关于长高的“传统说法”真的靠谱吗?想让宝宝快速长高?我有小秘诀!
瑜伽减肥和美化形体的好处众所周知,但是你知道瑜伽其实还有增高的效果吗?不但让你看上去更加的纤细有气质,而且也会显得更加的高挑,只需要你每天抽出半小时来锻炼,坚持一个月你可以看见一双性感的大美腿!
目前我国由于生长发育迟缓造成的身材矮小者超过800万人,并且每年还在以16.1万人的速度递增,其中5-14岁儿童患病率超过3%。专家提醒及时治疗可以达到正常身高,0~3岁就需要观察儿童身高,4岁是判定儿童矮小的分界线。
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们可以长的高长的快,而春季是一个气温适中、鸟语花香的季节,这个时候也是宝宝们长高的黄金季。爸妈们可不要错过。那么,有哪些事项需要特别注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