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宝宝长高的“助长器”!大家都知道除了全面的营养,适合宝宝年龄的适量运动,同样是宝宝长高必不可少的条件。合理的运动,是宝宝想高个儿冲刺的“助跑器”,有了它,宝宝想长个儿发起冲击的步子会更有力了。
很多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将来拥有健康的体魄、理想的身高,尤其是个子较矮的父母更是如此。
宝宝的身高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遗传、环境、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等方方面面,过于偏重或忽视某个环节,都达不到理想的结果,如果揠苗助长,更加容易出现问题。
关于身高的3点疑问
Q1、宝宝出生时的身长与将来的身高有没有关系?
标准的足月宝宝身高平均在49-51厘米,通常男孩较女孩长一些,但只要达到46厘米就是正常了,也有足月儿身高52厘米以上的。
出生时身高46厘米的宝宝并不意味着成年后肯定偏矮,出生身高52厘米的宝宝成年后也未必肯定是大个子,因为宝宝出生时的身高与孕妈妈的许多因素有关, 如年龄、孕产次数,孕妈妈体格和骨盆大小、营养状况和精神状态等。所以通常认为宝宝出生时身高与将来成人后的身高关系不明显。
Q2、0~3岁宝宝的身高增长有何规律?
虽然宝宝的生长发育是连续过程,但生长速度有阶段性差异,具体规律是:
·新生儿(出生~28天):
身高大约增长4厘米。
·婴儿(1个月~1岁):
是宝宝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第2~3个月,每月增加3~4厘米;第4~6个月每月增加2.5厘米;第7个月以后,每月增加1~1.5厘米,全年身长总增长约25~28厘米。
· 幼儿(1~3岁):
其中1~2岁一年中身长增长10~12厘米。2~3岁身长每年增加5~8厘米。
爸妈可以对照以上数值,看看宝宝身高增加速度是否符合这样的规律,如果1~2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10厘米,2~3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5 厘米,就提示宝宝长慢了;如果1~2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8厘米,2~3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4厘米,应请保健医生检查,寻找原因。
Q3、从宝宝2~3岁的身高能预测成人后的身高吗?
传统的预测宝宝身高的方法有多种,大多数爸妈都了解。近年,国外有专家研究发现,从宝宝2~3岁身高可以粗略测算成人后的身高,值得借鉴。具体测算公式如下:
·公式1:
女孩:成年身高(厘米)=0.545H2+0.544A+25.63
男孩:成年身高(厘米)=0.545H2+0.544A+37.69
(注:H2为2岁时的身高,A为(父身高+母身高)/2)
·公式2:
女孩:成年身高(厘米)=1.29×H3+42.3
男孩:成年身高(厘米)=1.27×H3+54.9(注:H3为3岁时身高实测值)
宝宝身高增长规律的观察资料显示,2~3岁时宝宝的身高与成年身高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2~3岁时个子小于同龄宝宝的身高,将意味着成年后身高比较 矮了。所以要把握好0~3岁生长发育的快速期,若父母个子矮,更不能错过这个阶段。要把握的内容很多,如营养均衡、睡眠好、情绪乐观等,这里重点谈运动问 题。
生长激素直接指挥宝宝长个,而体育运动能使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引导宝宝进行合理运动对宝宝的身高增长具有特别的意义,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
何为矮小?现身高小于或等于上表中相应年龄的矮小身高值时,就可下矮小症的诊断,身高在相应年龄的矮小值与平均身高值之间时,属于偏矮。那能否通过骨龄和正常身高表,大致判断后期自然生长空间或大致预测成年身高?如何测量准确身高?一起来看看吧。
女生小矮个,麻烦大!每天都在做瑜伽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从一般瑜伽体式中进阶出新的动作呢?练练这个元气”满满的美腿操,它包含7个动作,有效结合了有氧运动和瑜伽体式,每天5分钟,秀出大长腿不在话下~
性早熟就是指儿童提前步入青春期,第二性征过早出现,这种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生理发展,而且还可能导致个子长不高。那么,当孩子出现性早熟的症状,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又到年末孩子放寒假的时间了,寒假时期都会搭上个春节,很多孩子的生活规律因此而被打乱,爸妈除了要注意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外,还应该利用这个寒假,让孩子的身高更上一层楼。
很多青少年在选择长高运动时会把力量训练作为一套专门的训练法。深蹲便是力量运动中最简单、最流行的一款锻炼方式。深蹲,首先活气血,而且刺激肌肉和膝盖。不过还有一种疑问:我应该选择深蹲运动么,深蹲运动会抑制身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