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测量:无论是矮小还是性早熟患者,治疗后每月测量身高是必须的,由于一个月时间内身高变化毕竟较小,需要尽量准确测量。准确测量身高需要注意“四同”:
①相同的时间,由于站立或坐起后,人的脊柱的椎间隙会受到压缩,早晚身高会不同,相同的时间测量才有可比性;
②相同的测量尺;
③同一测量者测者,不同的人,尺卡在头部的松紧度会有差别;
④孩子相同的站立方法(要求脱鞋、脚跟、臀部、肩部和头部全部靠墙,挺胸、收腹、腰部尽量挺直、两眼平视,头部不要过仰,否则测不到头部的最高点)。如果在家测量,可在墙上贴一张纸,每次测量后在纸上画一条线,不需要每测量出具体高度,只需要区分出与上一月的差距即可。在家测量时一定注意尺与地面水平,需要用直角三角尺,或用硬的书本,一条边贴墙,另一条边与地面水平。时常会有家长反应,“孩子上个月增长了2CM,这个月怎么一点没长?”主要还是与测量误差有关,治疗时间长一点后,可用几个月的增长幅度去平均。(注意:平时不要过于频繁测量身高,一般一个月测量一次即可,否则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心理压力过大,不利于长高)。
很多父母都困惑不已,现在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了,吃得好,睡的香,偶尔还健健身,但为什么孩子身高这“硬伤”却攻而不破?甚至还有部分家长仍搞不清楚自己是矮身材还是晚长,至于导致矮小的原因更是知之甚少。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身材矮小呢,如何科学增高呢?
1.身高和收入成正比: 您知道吗?孩子的身高会影响成年以后的收入哦。多项关于身高和薪酬方面的调查显示,高个子的人不仅能找到好工作,而且挣钱也更多。与常人相比,一个人身高每高出1 英寸(合2.54 厘米),每年就能多挣大约789 美元......
案例: 近日,一个16岁的男孩被姑姑带进了浙江省中医院儿童生长发育诊室。这个年纪,本是窜身高的时候,但他的个子却定格在1米64,相当于13岁男孩的身高。但参考爸爸妈妈,他的遗传身高应该在1米74左右。
现在孩子呈现出高的很高,矮的又很矮,参差不齐的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孩子是父母的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长。当看到自己孩子的身高比其他孩子矮时,家长会感到十分担心。小孩不长个怎么办?小编认为营养运动不能少。
但发育早,骨骼成熟也早,可以导致骨骼过早闭合,最终停止生长发育期常会提前,故早熟患儿最后往往较矮,而其智力方面并不受影响,也不会影响其成年后的生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