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高增长和骨成熟之间存在高度整合的遗传基础。特别是在9岁后儿童的骨龄与成年身高百分数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大多数年龄上相关系数为0.86左右,骨龄与成年身高百分数的相关度高于生活年龄。因此骨龄是估价儿童身高增长潜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骨龄的重要用途之一是成年身高的预测,但话说回来,既然是预测,肯定存在准确性这个问题。那么影响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我们把这因素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那么骨龄评估预测身高准确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针对这个问题,下面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知识。
自然因素:
由于每个受测人今后的生活环境无法预知,而人体的生长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营养、疾病、生活习惯以及精神状态和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所以身高的最终结果也会因受测人今后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不同而变化。因此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种族,其采用的预测方法也不同。
通常情况下,充足和均衡的营养,充分的睡眠和尽可能少的精神压力,舒适的地理环境和伊人的气候,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包括健康的人文环境)都会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人为因素:1、骨龄评定的准确性:
骨龄评定的准确性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骨龄评价软件的科学性、准确性。
第二、骨龄评价依据标准;欧洲有英国标准TW法,美国有欧裔白种人的G-P法,我国则有符合我国人种特点CHN法。
第三、骨龄片是否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因为,骨龄标准是依据严格按照统一的条件拍摄的样本X线影像制定的,拍摄条件的变化会引起X线投影的变化。
第四、由于骨龄评定中各个参照骨的发育等级是通过专业人员依据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主观的综合评判确定的,所以骨龄评定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的大小和准确与否将影响到预测的准确性。以14岁男孩为例:骨龄14岁时身高系数为-4.42,如果骨龄值相差0.5岁则身高预测值将相差2.21厘米(TW法)。
2、年龄数据的准确性:
在我国,不同地区计算年龄习惯不同,有虚岁、周岁,阳历、阴历等,如果不是按照出生日期和测试日期准确计算公历的生活年龄,同样也会引起较大误差。例如某14岁男孩的骨龄为15.5岁、现身高为165厘米,预测身高分别按甚或年龄14岁和15岁的结果分别是169.06和169.93厘米。
3、身高测量事的误差:
我们知道人在充分休息后和疲劳时的身高相差可达身高的1%以上,因此测量时身体状态的不同可导致预测结果相差达2厘米左右。另外,测量时站立姿势和观察者与身高计对应刻度的相对位置如果不正确,都可能引起3厘米以内的误差。
4、预测公式自身误差:
由于预测公式是根据大量样本数据回归得出,因此对个体存在一定的回归误差,这种误差随年龄增加而减小。
最后小编提醒:骨龄评估是对自身发育情况的了解,建议朋友们骨龄鉴定最好是去医院检测。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两种不同年龄的表达,即生活年龄和生物年龄,后者通常以骨发育程度来表示。由于受遗传、环境、营养、运动和疾病等诸多因素影响,人体生活年龄和发育程度往往并不一致,可见生活年龄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个体成熟的程度。
从小养成合理健康的生活习惯很重要,家长应培养孩子规律进餐,保证定时、定量进餐,每一餐让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把食物吃完,这些日常的习惯都是很重要的。家长们应从现在做起,给孩子制定一个健康的食谱,为他们以后的合理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铜与儿童成长息息相关,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离不开铜元素这位益友,那么如何补铜呢,也就成了家长关心的话题。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状态。不是说孩子身体没问题就没问题了的,心理疾病也是常见的疾病。90%以上的矮小症患儿都存在自卑、抑郁等不同的心理障碍!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吃什么能够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不是吃某一两种食物就可以长高的,应该注意一日三餐营养均衡化、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