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些关于生长发育的相关知识,科学解决身高问题。错误的观点,盲目增高,都只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抱憾终身!
一、身材矮小是不是矮小症?
在病理原因(35%),身高增速正常变化65%)的大作用下: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健康儿童,身高处于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两个标准差,即为矮小。对于生长速度,2岁之前<7cm/年,4岁半至青春期<5cm/年,青春期<6cm/年的孩子可确诊为矮小症。
如果家长对这一概念感到抽象,可以对孩子身高进行常规性的测量和检查,必要情况下,骨龄是评估孩子未来成年身高的唯一依据。
二、身高增长的一般规律
身高是反映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增长也有一定规律,但不如体重变化显著。
目前我国城市正常新生儿平均出生身长为50厘米。男婴较女婴略长。出生后身长的增长速度以第一年速度最快,其中在生后前3 个月内增长更快,0-6个月时每月的平均增长幅度为2.5厘米,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1岁时达75厘米,2岁达85厘米,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平均身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
身长(厘米)=年龄×5十75(或80)
这些数值是一般情况,各个小儿出生时体重、身高因人而异。家庭遗传因素的差异,都会使孩子的生长发育中有一定的差异。但如相差太多,则需找医生咨询,及早纠正,以免影响小儿健康发育。
三、身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在长高这件事上,遗传起到了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父母的身高比较高,小孩子的身高也比较高。个子矮的父母生的小孩则比较矮。但遗传也只是提供了一个70%的范围,既然这个范围乃“不变之法”,还是要寻找其他长高因素的。
后天因素如营养、运动、睡眠、疾病等等对身高影响也十分突出,不容忽视。
· 营养:钙质、维生素D及蛋白质是最影响人类身高的营养,这对身高影响非常大,很多先天因素良好的人因营养不良而长得不太高。
· 运动:运动能刺激脑下垂体产生更多的生长激素,使常做运动的人通常比少做运动的高。
· 睡眠:生长激素是脑下垂体在在深睡眠后合成和释放的,若睡眠不足,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影响身高增长。
· 疾病:疾病影响身高分为两种:暂时性因素如:(抑郁、焦躁等)心理因素和偏食引起的营养不良等;病理性因素则包括生长激素缺乏、染色体疾病、性早熟等常见病因。
人体的身高增长是长骨纵向生长的结果。 长骨的生长主要经过软骨内成骨,长骨干骺端生长板的发育过程。如果生长板软骨的排列、增殖、分化、生化合成紊乱及矿化过程发生异常,就会引起长骨生长发育障碍。现简单介绍一些主要的生长因子和激素:
爱高爸妈们,每天晚上,你的孩子是十一二点才睡觉,还是八九点呢?听说早睡可以长高是真的吗?小编带你看看科学是怎么说的吧!
近日,有网友晒出郑州某高校2016-2017学年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其中一道题的选项写到“姚明个子高,潘长江个子矮”,该网友在微博写道:“这是潘大爷被黑得最惨的一次了吧?厉害了我的教育局爸爸!”
据爱高高儿童成长专家专家介绍,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儿童身形更为矮小,这些儿童看上去会比实际年龄显得小,他们的脸看上去也会更加年幼。专家建议父母可以通过上述体征对孩子是否存在生长障碍问题作出初步判断,并向儿科内分泌医生进行咨询检查。
“你通常给孩子你的智能手机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对吗?因为你在排队,他们厌倦了,他们开始烦躁。嗯,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总是给你的孩子一个分心的对象,他们开始感到无聊,他们将如何学习处理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