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测量身高需要注意“四同”:
①相同的时间,由于站立或坐起后,人的脊柱的椎间隙会受到压缩,早晚身高会不同,相同的时间测量才有可比性;
②相同的测量尺
③同一测量者测者,不同的人,尺卡在头部的松紧度会有差别;
④孩子相同的站立方法,脱鞋,脚跟、臀部、肩部和头部全部靠墙,挺胸、收腹、腰部尽量挺直、两眼平视,头部不要过仰,否则测不到头部的最高点。
如果在家测量,可在墙上画一条线,不需要每测量出具体高度,只需要区分出与上一月的差距即可。在家测量时一定注意用三角直尺,或硬书本,一条边贴墙,另一条边与地面水平。
时常会有家长朋友说,“孩子上个月增长了2CM,这个月怎么一点没长?”,这主要还是与测量误差有关,可用几个月的增长幅度去求生长速度(注意:平时不要过于频繁测量身高,一般一个月测量一次即可,否则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心理压力过大,不利于长高)。
爱高高儿童成长专家提醒,孩子个头矮是否是“矮小”,最好到小儿内分泌专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身高、骨龄、生长发育状况来综合评估。
0-6岁的孩子身高体重有一定的范围,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都可能是发育有问题。前段时间,潘教授的内分泌科接诊了个孩子,才6岁多,身高已经超过了1.4米,相当于10岁孩子的平均身高,结果一检查,孩子是得了性早熟。
身高必须准确测量,否则就无法可靠地评价,尤其是不能正确计算两次测量时间间隔中儿童的生长速度。测量引起3~4厘米的误差是多见的。采用精确的测量技术和工具可以使误差控制在3毫米之内,因此,临床工作中测量儿童身高需要有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标准的姿势。
常见的引起矮小的疾病有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GHD)、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宫内发育迟缓等。身材矮小可以治么?孩子骨龄越小,生长潜力越大,而一旦骨骺开始闭合,生长激素作用就微乎其微了。那么孩子个子矮,究竟矮到什么程度,就应该去看医生呢?
按照一般规律,一个人的身高所受遗传因素影响占到了70%-80%,另外20%-30%的后天因素是可以掌控的。父母只需注意喂养方式,保证生长发育的营养供给,就能将孩子的身高潜力发挥到极致。宝宝吃饭“七分饱”更易长高?为什么?本文为你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