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身高受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最大,但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可以促进遗传潜力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超过遗传身高,这就要尽量做到以下四点:
1.保证充足、均衡的营养物质供给
充足的营养是指每天要摄入足够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其中蛋白质尤为重要,应以动物蛋白为主,如猪肉、牛肉、鱼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米面类粮食,因此每天要保证适当饭量;足量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有利于人体骨骼的生长。在保证饮食数量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样化,即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要过多地吃零食,从而影响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
2.坚持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有研究证实,运动的儿童比不运动的儿童平均高2~3厘米。运动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食欲。儿童青少年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能促进骨骼的生长,使骨骼变长、变粗,骨密度增大。同时经常运动,能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受力。还可以消耗多余脂肪,能够有效预防肥胖。每天督促孩子20~40分钟的有效运动时间。所谓有效运动是指运动后要使孩子的心率达到120~140次/分,并出现出汗、发热、面色红润。
3.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
促进人体长高的生长激素在夜间呈脉冲样分泌,睡后1小时分泌达高峰,每3~4小时分泌一次,分泌量是一天总量的一半以上,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同时睡眠时肌肉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睡眠时间的长短因年龄而不同,每个个体也有很大差别,一昼夜所需睡眠时间:新生儿为16~20小时,1~3岁为12~14小时,4~6岁约为11~12小时,7~10岁平均为10小时,10~14岁为9小时,成人一般约为7~8小时。而保证小儿无忧无虑的心情,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4.防治疾病
各种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都能产生直接影响。一般急性疾病对生长的影响是暂时的,尤其是在身体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很快恢复。但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和腹泻会明显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此要积极防治婴儿腹泻、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此外,如染色体异常、内分泌疾病、骨和软骨发育障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医学上称为病理性矮小。
其中有一些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可以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的,如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临床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就很有效;甲状腺素缺乏的孩子,服用甲状腺素也非常有效,都可明显改善身高,促进生长。因此,如果孩子身材矮小,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秋季是孩子长高的最后一个“黄金时期”!有没有帮助宝宝身高发育的“黄金营养公式”呢?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意渐浓,天气慢慢变冷,随之而来,就是各种流行性疾病。小编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道食谱,本食谱可以提高宝宝免疫力,让宝宝少生病,同时可以提供充足的钙质,以保证宝宝长高的需求。那么适合秋季长高的补钙食材有哪些呢?
增高药不可随意乱吃 盘点孩子增高的正确方法!小宝贝长高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宝爸宝妈,一些家长着急起来,进而会盲目地给孩子买一些增高药。小编为您介绍一些正确的宝宝增高方法。增高药不可以随便吃,一些宣称具有增高作用的产品里可能非法添加了性激素。
导语:“成功之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撒遍了牺牲的血雨。” 在瞬息万变的竞技场上,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胜利,一切的好运都是实至名归。
现在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但很多孩子的身高却没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趋势。虽然家长们也都在四处寻求长高的方法,并将之应用在宝宝的生长发育中,但孩子的个子却怎么也不见长。什么样的长高方法才最适合孩子增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