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小于胎龄儿儿童通过体内的生长激素水平,其结果常常检查,它们体内的生长激素是正常的,极少有生长激素缺乏的,但他们体内生长激素分泌可轻度不正常或对刺激试验反应不足。
目前有研究结果显示用hGH治疗本症征(每周剂量为0.5-0.7IU/kg,分为6天注射,每日皮下注射),在开始治疗的第一年身高增加很明显,但以后生长速度逐渐下降。一般患儿开始治疗的年龄越小,hGH剂量越大,注射次数越勤,hGH促生长的效果越好,但同时又有骨龄加速成熟的趋势,故其长期疗效,尤其是hGH对本症征终身高的影响有犹待进一步研究。
小于胎龄儿的生长激素水平无论正常与否,用生长激素治疗都会有效。这种实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至今的研究结果认为,它的治疗效果肯定,可以加快小于胎龄儿的生长,1989年,有一位医生用生长激素治疗9例小于胎龄儿,治疗前儿童的身高每年平均增长3.5厘米,治疗一年后,平均身高增长7厘米,生长速度加快了一倍。1966年,北欧和西欧报告,治疗230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3岁,治疗2年,生长速度增加约1倍。持续治疗4年,没有出现任何副作用。骨龄不加快增长,说明不会影响小儿的生长潜力。
目前治疗方案的确定,生长激素用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2单位,皮下注射,每天一次。治疗开始的年龄愈小,效果愈好。治疗的剂量愈较大,则效果愈好较高。治疗可持续到身高达正常水平。
女儿5岁半了,个子不到1米(9.8),没有任何检查。 我想咨询一下大夫,我女儿是不是矮小症?应该做什么样的检查?目前没有检查,明年元月份,找一家外地好一点的医院去全面的检查一下,会不会太晚,请咨询一下矮小症去什么医院比较合适?应该做哪些检查与治疗?
一、身高测量对于矮小患儿治疗后每月测量身高是必须的,由于一个月时间内身高变化毕竟较小,需要尽量准确测量。准确测量身高需要注意“四同”:① 相同的时间,由于站立或坐起后,人的脊柱的椎间隙会受到压缩,早晚身高会不同,相同的时间测量才有可比性...
矮小症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两个标准差。或者是孩子的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年。矮小症的类型有哪些? 1、家族性矮小症 2、营养不良型矮小症 3、肥胖型矮小症
如今,家长对青少年身材高矮相当重视,不少父母因为孩子身材矮小或长得慢而忧虑,一些青少年也迫切想了解长高的办法。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很多,矮小儿童应合适治疗?为此爱高高小编特意咨询了儿童成长专家帮助父母们支招,让孩子长高不再是难事!
我国儿童矮小发病率约为3%,4~15岁生长发育迟缓的矮小患儿达700万名,但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儿不足3万名。65%的家长在孩子身高偏矮时,会首先考虑使用增高保健品,甚至盲目进补。那么孩子不长个,哪里错了呢?孩子不长个儿误在哪,我们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