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及生长发育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有的家长在看到自己的孩子个子比较矮时就会很着急,担心孩子是不是矮小症,有的甚至病急乱投医,宝妈们先不要担心,要想帮助宝宝,就要从了解开始~
身材矮小的原因有哪些
矮小是指小儿生长发育时期,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小儿的异常体型。引起矮小的原因有先天遗传代谢性、后天营养及感染等。根据不同原因,分别有以下表现。
(1)身高明显低于标准身高(相差三个标准差)。
(2)喂养困难,发育迟缓,经常伴有呕吐。
(3)智力落后,外貌异常,骨骼畸形,包括脊柱前突、鸡胸、“O”形及“X”形腿以及易骨折。
(4)有佝偻病的表现,也可出现手足抽搐或惊厥。
(5)肝脏肿大。
(6)精神情绪异常。
发现小儿有身材矮小的症状时,家长应带小儿去医院,检查有无各种慢性病,如肠道寄生虫、慢性肠炎、结核及营养不良等。若不能确诊,医生会让小儿做染色体、骨及颅脑X线片、血、电解质及血钙、磷、血糖、甲状腺素等特殊检查。
怎样防治小儿身材矮小
治疗应针对原发病。比如由感染及寄生虫引起的身材矮小,应抗感染及驱虫。如果是生长激素、其他激素及维生素D缺乏,应该给以补充。如果由营养不良引起,则需补充营养。
(1)定期测量小儿身高,观察是否增长正常。如增长停止、缓慢或合并骨骼畸形,应立即找医生做必要的检查。
(2)供给各种必要的营养素,包括适量的肉、蛋、奶、蔬菜及水果,预防营养不良及佝偻病。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寄生虫病。增强体质,减少感染性疾病。
(3)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预防情绪影响生长发育而导致矮小。
(4)遵照医生嘱咐,按时用药,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做好钙质和维生素D的补充。
但发育早,骨骼成熟也早,可以导致骨骼过早闭合,最终停止生长发育期常会提前,故早熟患儿最后往往较矮,而其智力方面并不受影响,也不会影响其成年后的生育功能。
矮小症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矮小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二)诊断依据。(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四)标准住院日≤3天。(五)进入路径标准。(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七)生长激素缺乏,GHD替代治疗。(八)出院标准。(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矮小症是对孩子未来影响非常大的疾病,此病属于生长障碍疾病,所以比较难治,因此为了避免孩子的矮小症,家长需要从孕期开始重视营养,这样才能阻止矮小症的发生。
激素对于生长发育起着调节作用。参与调节的激素有好多种,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随着生物遗传工程技术不断发展,人工合成的人体生长激素逐渐用于治疗矮小症,但治疗效果如何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专家表示,患儿及其家长不可盲目迷信各种“增高”概念,更不用“谈激素色变”。及早诊断,注射生长激素对症治疗,完全能够改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