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孩子的身高主要取决于父母的基因遗传,男孩的身高是爸妈的平均身高再加7.5公分,女生则是加5.5公分;不过,后天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长高的三大要件包括:饮食、睡眠、运动,三者缺一不可。而现在儿童的饮食往往不均衡,爱吃肉却不爱吃蔬果,让爸妈相当头痛。父母怎样才能让宝宝平衡饮食不影响长身高呢?
别让孩子成为“肉食动物”
肉类虽然富含蛋白质,是促进长高的重要营养素,但是过度摄取蛋白质,体内的胺基酸也会过量,反而造成肾脏负担、增加未来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营养师表示,孩子想长高,饮食均衡是不变的大原则,确定六大类食物都均衡摄取之后,再加强补充有助于长高的蛋白质、钙质和矿物质。儿童每天应摄取3至6份蛋白质食物,一份以35公克计算,这样才算是适量。
除了必须适量,爸妈还可以鱼肉和鸡肉代替孩子平常爱吃的猪肉、牛肉等红肉,让爱吃肉的儿童摄取比较健康的肉类。
此外,补充蛋白质时应谨记“豆鱼肉蛋奶”的顺序,排序越前面,代表食物中含有的饱合脂肪酸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越高,可以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摄取首选,逐步增加豆类和鱼类的食用量。此外,坚果也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质来源,爸妈可以试着让孩子每天吃一点。
想长高,牛奶适量喝才有用
许多民众都有“喝牛奶才会长高”的迷思,营养师指出,牛奶中的钙质可以让骨骼更坚硬,但不是长高的直接因素,而且奶类当中的钙与磷会互相结抗,饮用过量会影响钙质的吸收。因此,儿童每天喝360至480ml的奶类是有帮助的,但如果为了长高而把牛奶当水喝,反而适得其反。至于乳糖不耐症的孩子,则可以改喝优酪乳或者吃优格,一样可以补充钙质。
饭量不宜大,可别吃过量
确实,如果每天摄食量甚少,营养不足,是会影响长高的。但是,摄食量与长高并非成正比;要想长高,不能吃过量。因为,轻度饥饿感能加速人体内生长激素的形成,特别是在夜间。最好每天吃4-5次,每次饭量不宜大,晚饭应早吃,最好在晚上7点钟前,以利夜间睡好觉,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助长高。
吃得过多,营养过剩会让孩子性发育期提前,造成性早熟。这样的孩子在一定年龄阶段可能比同龄人要高,但过早地促进骨骼发育,导致骨骺在生长发育期之前提早闭合,最终成为矮个子。
健康饮食,远离不利长高食品
不利长高食品主要是营养少,但却能增加宝宝的饱腹感,影响宝宝对其他食品的摄入,有些还消耗体内钙质,最终导致营养不良。主要包括:
碳酸饮料—磷含量过高,过量饮用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发育迟缓。
糖果、甜饮料—影响体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积,还会影响钙质代谢,影响长高。同时会吸收毫无营养的热量,扰乱消化系统,以致影响正常进食,造成营养不良。
“垃圾食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腌制食品、罐头类制品由于在制作过程中营养损失大,又使用了各种添加剂,提供了大量热量,但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却很少。
无论是矮小还是性早熟患者,治疗后每月测量身高是必须的,由于一个月时间内身高变化较小,需要尽量准确测量。准确测量身高需要注意“四同”:①相同的时间相②相同的测量尺;③同一测量者测者,不同的人,尺卡在头部的松紧度会有差别;④孩子相同的站立方法。
目前诊断性早熟的年龄是女孩八岁,男孩九岁前开始性发育为性早熟。性发育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具体年龄是统计学根据对整个人群性发育的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而得出的数字,它是一个标志性数字,不是绝对数字,十年二十年前中国人性发育普遍比现在要迟。
大约在1950年的时候,中国男人平均身高比日本高10厘米,而最近几年的《世界各国男性平均身高》的数字显示,在1955年至1995年的40年间,日本成年我们男性的身高差不多长了9厘米,高出了中国成年男子1厘米,国民一片震惊!
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7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发育异常,为了规范中枢性(真性)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进行了专题讨论。
病从口入,这句话一点都不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食品不断走进人们的生活,在快乐的享受的同时,伴随着而来的还有很多的副作用,其中儿童性早熟,渐渐走进大家的视线。下面由爱高高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