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性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小学3-4年级女孩乳房发育或来月经,男孩长小胡子、变声音的情况很常见,甚至有幼儿园的孩子来月经的。
有家长说:性早熟使孩子过早地结束童年,还是一个孩子就要面对处理成人的事。
多数家长在孩子发育前不关注孩子的发育,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总觉得孩子小,发育与他们无关,压根就没有想到孩子会发育。直到某一天,给孩子洗澡时发现女儿乳房长大了,或是儿子声音变了,大吃一惊,心里很紧张,甚至很恐惧,这才急急忙忙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好的方法控制治疗性早熟,但毕竟要用药物治疗,需要费用,家长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预防性早熟应当是第一位的事。
性早熟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孩子的性早熟是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也就是说没有特定的疾病,只是第二性征提前发育,即成人的正常性发育提前。
近年来对发育提前的现象有很多观察与研究,这些资料表明,营养与性早熟有密切关系。
动物性食物吃得过多,也就是说荤食过多,可以促使性早熟。
动物性食物含蛋白质多,蛋白质进入动物体内被消化成氨基酸。氨基酸过多,可以启动发育。用富含氨基酸的饲料喂养动物,动物长得快,成熟得早,人类也是如此。另一方面,现在人们吃的动物多数是人工饲养,为了促使动物快速生长,饲料中往往添加激素,人类过多吃这些动物性食物,会摄入过量的激素,促使发育提前。
微量元素锌可以增进食欲,同时也有促进发育的作用。
一些营养性滋补品如:鸡胚、花粉、动物初乳、蜂王浆等,性腺激素、促性腺素激素含量比较高,如长期服用,可促使发育提前。
近二十年来,我接诊了大量性早熟的孩子,他们绝大多数喜吃荤食。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总想让孩子营养好一些,在他们的理念中,鸡、鱼、肉、蛋、奶、虾、蟹、鳖、黄鳝、鸡汤、鱼汤、骨头汤等荤食营养好,于是从小让孩子多吃荤食,久而久之,孩子养成吃荤食的嗜好,他们无荤不餐,一斤虾或是一碗红烧排骨,一顿轻轻松松就吃掉了;渴了不喝水,奶当茶;不吃蔬菜,家长硬塞孩子吃,也只是吃一点点意思意思……。
不少家长听邻居、朋友、同事说某种食品营养好,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不管孩子需要不需要,都要买给孩子吃,随意补锌或吃滋补品的情况很普遍。
家长看到孩子长得快,长得胖,心里很开心,殊不知第二性征发育在悄悄地进行着。
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丰富足够的营养,但应当合理,营养够了就可以了,荤食过多或偏食对健康都不利。荤素搭配,多样化平衡营养才是真正的营养好!
近年来在中国,父母该不该陪睡已经成为一个有争议的做法,支持者和针贬者参半。耸人听闻的媒体报道加剧了这场争论,所以客观冷静地分析这个问题才是最明智的,让我们从研究“陪睡”的概念开始:
总结下来,以下9种情况的孩子,可能会面临身高偏矮的问题: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 2、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足月小样儿)、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2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 3、青春发育前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
案例: 近日,一个16岁的男孩被姑姑带进了浙江省中医院儿童生长发育诊室。这个年纪,本是窜身高的时候,但他的个子却定格在1米64,相当于13岁男孩的身高。但参考爸爸妈妈,他的遗传身高应该在1米74左右。
小孩为什么要测骨龄?年幼时,新加坡泳将约瑟林被父母送往接受骨龄测试,以测试他的成长潜能。蝶王约瑟林11岁时接受骨龄测试,结果显示他成年身高可达1.9米,是游泳健将的最佳身高。约瑟琳现在身高1.84米。
但发育早,骨骼成熟也早,可以导致骨骼过早闭合,最终停止生长发育期常会提前,故早熟患儿最后往往较矮,而其智力方面并不受影响,也不会影响其成年后的生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