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比同龄的其它孩子矮了不少,妈妈们总会认为宝贝是不是缺钙了?其实缺钙不一定就会长得慢。
① 烦躁不安,常常不明原因哭泣,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容易惊醒。
② 出汗多,出汗与温度和活动无关,即使天气不热,着衣不多,也容易出汗。
③ 枕部脱发圈,后脑勺常会出现脱发的情况。
④ 比同龄孩子更晚出牙,牙列不齐。
⑤ 囟门闭合迟,囟门1岁半后仍未闭合
⑥ 肌肉韧带松弛无力,学坐、站、走的年龄都较晚
⑦ 严重的可能出现前额高突,形成方颅,或串珠肋,鸡胸或漏斗胸,O形腿或X形腿等等
如果有以上的状况,那可得注意了,你的宝宝有可能是缺钙哦。
必须要提醒妈妈的是,维生素D摄入不足直接影响到钙的吸收,孩子是否缺钙或维生素D还需要综合判断。
因此,如果怀疑宝宝缺钙或维生素D,最好到医院咨询医生,根据宝宝的个体情况进行检查后再作诊断而且无论是补钙还是补充其它微量元素也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根据我们的饮食结构来看,中国儿童的日常钙摄入量还是有些不足的。
但是,不要以为宝宝吃了补钙剂或者补钙餐就算补钙成功,想要给宝宝高效补钙,妈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儿童补钙的5个要点
1.留意会影响钙吸收的食物
部分蔬菜(如菠菜、苋菜)的草酸含量比较高,草酸容易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而影响吸收,因此最好把这类蔬菜放到热水中烫一下,去除大部分草酸再烹制食用。
2.少量多次补充钙剂
一次摄入量过多,钙的吸收利用率反而有可能降低,将每天的补充量分多次服用可更好地吸收利用。在孩子进餐时或进餐后服用钙剂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影响,例如不容易发生胃肠不舒服或便秘的问题。为保证钙的吸收,给孩子服用钙剂应与喝奶的时间间隔开。
3.补钙适量即可,过犹不及
钙补充量要以不同年龄段,不同个体的饮食状况而定,补钙过多非但无益,还会影响铁、镁等元素的吸收,可能引起便秘,严重者还可导致肾、心血管等器官组织发生钙沉积,如产生肾结石的潜在危险等。
4.钙与维生素D同补
钙的吸收利用离不开维生素D的协助,补充维生素D的最好方法是晒太阳。不过一般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有限,对生长迅速的小宝宝来说,除常晒太阳外,补钙同时还应注意补充鱼肝油。
5.合理饮食才能更好吸收钙
俗话说“一个朋友三个帮”,钙也是如此,除了维生素D外,食物中的钾、镁、维生素C、K都能帮助钙的吸收,这些成分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水果、豆类。
而过多的肉鱼蛋类食物,带来过多的硫、磷,可增加尿钙排出,过多的脂肪影响钙的吸收,即便补充了很多钙元素,也仍旧可能缺钙。因此要达到良好的补钙效果,给孩子每天合理饮食和搭配是不可或缺的。
日常的食补作为一种持续的手段,对孩子的长高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这里为妈妈推荐:
补钙促长的食疗
【虾皮紫菜蛋汤】
做法
1. 紫菜撕成小块;香菜择洗干净切小段;虾皮洗净。
2. 鸡蛋打散备用。用姜末爆香,下入虾皮略炒,加水适量,烧开后,淋入鸡蛋液。
3. 放入香菜、紫菜,加香油、精盐、葱花适量即可。
虾皮和紫菜都含有丰富的钙、磷、碘等营养素,对宝宝补充钙、碘非常有益。
【白芝麻芹菜炒腐竹】
做法
1. 葱切葱花,青红椒切圈,事先泡好的腐竹切棱形块,芹菜切段,胡萝卜切菱形片
2. 锅中放油,待油热放入青红椒和葱花出香放胡萝卜略炒倒入腐竹,至胡萝卜断生加入芹菜,翻炒几下,熟时关火出锅,撒上白芝麻。
【虾仁豆腐】
做法
1.将虾仁抓洗干净,控干水分;豆腐切成小方块丁。
2.滚水中加少许盐,将虾仁、青豆和豆腐丁分别焯烫,捞出控干。
性早熟儿童近20年来在我国逐年增多,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有的专科门诊甚至常常爆满。“究竟给孩子吃什么好?”所有的家长都焦虑地问着同一个问题,而这恰恰是医生们最难回答的问题。
宝贝的身高发育状况除了跟遗传因素有关,其实后天的营养也是孩子身体长高的重要因素。营养全面,饮食结构合理,生活习惯良好,则宝宝发育好长得快。
在【准妈缺钙记】的前两篇中我们已经讨论多孕期缺钙的危害和它们藏到哪里去了,准妈们心里一定毛毛的,那么,准妈们应该怎样把那些“失窃”的钙统统找回来呢?
父母提起儿女的个头时,都希望孩子能长得高一些。遗传的确决定了孩子身高的大方向,但良好的后天生长环境也极为重要,必须在生长发育期间,通过提供充足、合理的营养,提高睡眠质量,加强运动等途径,为孩子长高创造有利条件,不为孩子留下个矮的遗憾。
上海有30万0-3岁的婴幼儿,年轻父母们远比上一代重视早期教育,2岁孩子开口背唐诗已经不算新鲜事,但过度和失当的早教造成一些孩子出现“会弹琴却不会上厕所”,“会背唐诗不会穿衣”等怪现象。昨天,市教委专家指出,这是成人功利思想所致,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