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运动对孩子有好处,有的家长热衷于引导子女参与游泳锻炼、长距离奔跑、负重训练及登山活动等多元化运动。
但是,从运动角度看,12岁前的孩子不宜过早进行这三类运动,选择运动形式要量力而行,做到科学锻炼。
6周岁以下幼童应避免超过2公里的长跑或登山活动,6-12岁儿童不宜进行超过2小时的徒步训练。此阶段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肌肉组织的代谢机能尚未成熟,供氧能力无法满足高强度有氧运动的能量需求。
倒立支撑、杠铃推举、静态马步等需肢体维持固定姿势的运动,易造成未发育完全的肌肉组织持续性紧张,长期进行可能引发肌纤维损伤。
此类运动产生的脊柱垂直压力可能抑制生长板发育,典型表现为过早进行举重训练的青少年普遍存在身高发育受限现象,其原理在于持续性机械压力导致生长软骨过早骨化,这对长高是不利的。
哑铃、杠铃等抗阻训练器械产生的高强度负荷,可能对儿童未完善发育的肌群造成过度刺激。此类训练伴随的闭气动作易引发胸腔内压剧增,阻碍静脉血液回流循环,对心肺系统正常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家长效仿职业运动员早期专项化培养模式,此方式存在健康隐患。
过早专项化训练指采用成人运动员标准对未成年人实施高强度训练,可能引发不可逆运动损伤。例如,马拉松训练易造成韧带撕裂与关节软骨磨损,单一化训练模式还会降低儿童运动兴趣。
那么,不同年龄段是否有最佳运动项目匹配呢?
是有的。
幼儿阶段重心低、柔韧性强,3-4岁即可开展平衡训练,较易掌握滑行技巧。
3岁起可在浅水区进行适应性训练,6岁后逐步建立规律呼吸模式,初期训练距离宜控制在200-300米,避免长时间闭气练习。
移动目标物可有效刺激视觉追踪能力,培养专注力,提升神经肌肉协调性,对幼儿感觉统合发展具有全面促进作用,进行球类运动时的蹦、跳、跑能不断刺激骨骼发育,有利于身高增长。
12岁前建议进行50米变速跑,后期可逐步增加至400-800米中距离跑,通过蛇形绕桩、团队接力等趣味形式提升训练效果。
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运动对于儿童生长发育的方方面面都有帮助,但运动方案的制定要综合评估孩子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及骨骼发育状况等,不可盲目追求长高效果。
近日,娱乐圈的这两名萌宝被频频扒出运动照,grace不再只是以前那个胖嘟嘟的姐姐了,和Joe一起驰骋草坪挥汗如雨,享受运动健身增高的乐趣。网友欢呼:“姐姐变高变瘦了,身材好好!”
哪些运动可以帮助孩子长高呢?如果一定要挑选运动项目,那伸展全身肌肉的运动和通过跳跃刺激骺板的运动相对比较有效。比如篮球、跳绳、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轮滑、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就很好。
我有一闺女,万众瞩目!一双逆天的长腿!一个从天而降的精灵real俏皮,real窈窕,real hold得住场!你会问,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孩子们的身高?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孩子会有多高?
成长专家指出,要想获得理想身高,只靠营养和睡眠是远远不够的,运动是青少年长高的“提速机”,是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运动增高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增高tip,但是你可曾想过运动为什么能让人增高呢?“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快跟着小编一探究竟~
小学生吃什么长高?7—11岁的小朋友长高当然是喝牛奶最有效。当然除了摄取足量的蛋白质外,我们还要注意多吃蔬菜,不挑食,保证维生素的补充。小学生吃什么长高?下面就介绍几种适合小学生的营养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