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长的孩子往往小时候身高增长缓慢,但在青春期会迎来身高的突然增长,最终成年身高能够达到正常范围。这让许多家长看到了希望,认为即使孩子现阶段身高不理想,未来也能迎头赶上,无需过多干预。
但需要明确的是,晚长是一种排他性的诊断,堪称 “马后炮”。也就是说,只有在排除了其他所有可能导致矮小的原因之后,才能诊断孩子是晚长。
1
什么是晚长?
学名
“晚长”,医学上称为体质性生长和青春期延迟,这类孩子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
特征
从骨龄来看,他们的骨头生长速度比实际年龄慢,即骨龄较小 。
在生长速度方面,小时候身高一直处于相对较矮的状态,生长速度接近正常范围的最低值。
青春期的到来也比同龄人要晚,第二性征的出现时间滞后。
同时,经过检查,甲状腺功能和生长激素分泌正常,且没有其他影响身高的病因。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父母中通常至少有一方有晚发育的情况!
2
矮小的原因
身材矮小的原因不一定是晚长!
现实中,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矮小、长得慢,总是心存侥幸,认为孩子是“晚长”,一直拖着不愿意去医院排查真正原因。
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除了晚长,还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孩子身材矮小。
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因体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无法正常刺激骨骼生长,从而导致身高增长缓慢;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孩子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使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落后于同龄人;
还有一些遗传性疾病,如特纳综合征等,也会导致孩子身材矮小。
如果这些需要治疗的情况被忽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孩子的身高就再也无法改变了。
所以,当家长怀疑孩子是 “晚长” 时,切不可自行判断、盲目等待,要找专业医生来评估。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家族史、生长发育史,结合体格检查、骨龄测定、血液检查等一系列手段,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矮小。
3
孩子是晚长怎么办?
确认是“晚长”就可以放任不管了吗?
不是的。
需要每半年到生长发育专科进行定期随访,密切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一旦发现孩子的生长发育出现偏移,如生长速度持续低于正常水平、骨龄进展异常等,可能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或采取干预治疗措施。
怎么干预?必须要打针?
干预治疗并非只有打生长激素这一种方式。
对于因营养缺乏导致身高增长缓慢的孩子,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加强运动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促进身高增长。
而对于一些疾病导致的矮小,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能改善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孩子的身高发育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对于 “晚长”,家长们要理性看待,既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能掉以轻心。借助现代医学的力量,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动态,才能不留遗憾。
据爱高高儿童成长专家专家介绍,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儿童身形更为矮小,这些儿童看上去会比实际年龄显得小,他们的脸看上去也会更加年幼。专家建议父母可以通过上述体征对孩子是否存在生长障碍问题作出初步判断,并向儿科内分泌医生进行咨询检查。
小孩子审美敏感期“作怪”,总喜欢模仿大人的日化妆习惯,而儿童滥用化妆往往容易导致性早熟!
但发育早,骨骼成熟也早,可以导致骨骼过早闭合,最终停止生长发育期常会提前,故早熟患儿最后往往较矮,而其智力方面并不受影响,也不会影响其成年后的生育功能。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充满着生趣,童年生活细节的生动描绘,让每个人看到了自己的故事。丰子恺先生能从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得到启示,而且是受益匪浅。的确孩子的成长故事是最纯真朴实的,希望家长们都能用心体会!
可以说所有孩子都想长高!王源看看队长王俊凯盼望着再高一点的奇迹;王俊凯长到了176这般的高度还想再长几厘长高,从来“多多”益善!怎样才能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