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一直都是家长们特别重视的话题,为了让孩子能够长高,家长拼命想办法为孩子加强营养,但是您真的知道孩子长高的秘密吗,专家特别为您提示:“家长牢记745,孩子长高才靠谱”。
儿童长个 家长牢记七四五
孩子要长个,爸妈们一定把握好三个最关键的生长期,牢记“7、4、5”这三个数字就可以了,而且记得每3个月要给孩子量1次身高。那么“7、4、5”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请专家为您详细解析——
孩子长个的第一个阶段是从0到3岁,这个时期孩子会长得非常快。一般来说,每年都会长7cm以上,如果低于这个速度,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而且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生长速度最为迅速,有的孩子甚至能增长25cm。
第二阶段是从三岁开始到青春期之前(女孩约10岁,男孩约12岁)。4岁左右人体内生长激素、甲状腺素都已经基本形成,此时孩子身高的增长主要依靠生长激素来调节,每年平均增加4~7厘米。如果长高低于4厘米,就会被诊断为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症,4~6岁是最理想的治疗年龄。
第三个关键的成长期就是青春期了,一般女孩是从九、十岁到十五岁,男孩则为十一、十二岁到十六岁。在这黄金的五六年当中,孩子的身高每年至少要增长5-6.5厘米。这段时间应让孩子多到户外晒太阳,多做排球、篮球、跳远、跳绳等纵向运动,每天睡够8~10小时,对身高的增长很有帮助。
孩子长个 家长应避免3误区
误区一:盲目听信增高产品广告
很多家长从不考虑治疗机理,代价如何,都要去试一试。其实,广告中的大多数产品都有导致骨骺提前闭合的不良作用,结果,当效果不佳时才找到专科医生诊治,就可能已经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误区二:盲目迷信某些增高门诊
有病乱投医,有些家长听信非正规医院增高门诊的广告宣传,盲目就医错误用药,结果耽误了孩子的生长,甚至出现不良后果,既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又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后悔不及。
误区三:早长晚长不着急
有的家长则认为,孩子有早长晚长,23岁还要窜一窜,所以对孩子身高增长缓慢的现象并不着急,到了时间自然会长的。但当发现孩子真的不长个时,等到高考结束后,再到医院就诊为时已晚,孩子可能骨骺已闭合,再有本事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了。
总结:北京某医院专家曾用6年时间,调查了670名矮小儿童的家长,结果97%的人不知道孩子的生长规律,80%以上的家长无法提供孩子1年以前的身高,也就是说很多孩子身高矮小,跟家长的的不重视不关注很有关系,家长要牢记“745”这个密码,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宝宝的创造力令人吃惊,快过4岁生日了,宝宝的脑子里总是充满了新奇的想法。现在他可以哼唱简单的曲调,对于熟悉的歌曲,宝宝还能为它配上“新词”。
从小就让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上个好的小学、中学,再上重点大学,顺利毕业之后就能平步青云了吗?其实最近科学家有一项新研究:小时候运动得越多的孩子,进入社会后赚钱越多!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年时能长得高大一些,但每个人的终身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而这些因素又影响到骨骼的成熟度即骨龄。因此,正确的做法是精确地测定骨龄,搞清楚孩子矮小的原因,然后再对症治疗。那么—骨龄软件精确测定骨龄有什么用?
绪儒斯说:”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命运!” 好的性格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坏的性格则会毁掉TA的一生。成长中,孩子都有哪些坏性格呢?您的孩子”中枪“了吗?您为TA的坏性子伤脑了吗?
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比不参加锻炼的同龄儿童平均高4~8厘米,因此,建议儿童每天户外运动。 基础阶段——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4~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长高的基础阶段。6岁左右补钙,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