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喝牛奶晚喝酸奶。均衡的营养有助于长个,除了保证饭量,还要适度多吃豆腐、鸡蛋、虾、鱼、紫菜、海带、西兰花等,保证优质蛋白、维生素及钙、磷、镁等矿物质的摄入。尤其要保证奶制品摄入量,建议早上喝一杯(500毫升)牛奶,晚上喝一杯(150毫升)酸奶。牛奶中的营养素很全面,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早餐喝牛奶能给一天的活力提供保障,建议搭配面包、鸡蛋等食物,不要空腹喝牛奶。如果牛奶是煮过的,不要丢掉奶皮,以免损失维生素A和各种脂类。酸奶的营养成分与鲜奶相近,但钙等营养成分更丰富,而且更易被人体吸收;其中的乳酸菌能促进肠道微环境平衡,增强消化功能;乳酸还可与钙结合,促进钙吸收。深夜,人体血钙含量最低,影响钙吸收的因素也较少,所以晚上喝酸奶更有助补钙。
9点前上床睡觉。合理睡眠对长高很重要,父母要保证孩子在晚上9点前上床睡觉。晚上九点到凌晨一点是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而且生长激素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开始分泌,如果九点多还没上床或者还没睡着,其分泌量就会大大降低。一般来说,2~5岁儿童需要11~13小时睡眠,6岁~13岁儿童需要9~10小时睡眠。
多晒太阳补维D。骨骼生长需要钙,但一味补钙却并不一定都能被身体吸收利用。而多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改善血液中的钙磷代谢,促进长高。一般来说,上午九十点或下午4点左右是一天中最佳的晒太阳时间,家长要多在这两个时间段带孩子去户外玩,每次以1~2小时为宜,一周至少三次。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孩子多暴露皮肤,在保证不着凉的情况下多晒晒背部;但也不要让孩子一直在阳光下暴晒,每隔十几分钟就到阴凉处休息一会,并注意补充水分。需要提醒的是,隔着单层玻璃晒太阳,紫外线减少60%,因此还是要带孩子到户外享受阳光浴。南方地区春季经常阴天,但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因为阴天时也有紫外线。
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4~6岁是诊疗矮小症关键期。4~6岁的孩子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分泌已基本稳定,饮食、睡眠习惯逐渐形成,是矮小症的诊疗关键期。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近期明显长得慢,则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进行血生化、甲状腺功能、染色体核型分析、生长激素测定和骨龄检查,排查影响长高的先天性疾病,如垂体瘤、染色体异常、性早熟、遗传代谢病等。一般来说,3岁至青春期的孩子每年身高应增长5~7厘米。若小于5厘米应积极排查矮小的可能;若大于7厘米应积极排查性早熟。如果查出生长发育相关疾病,应及时治疗。年龄越小,骨骺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生长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
过了立春之日,春姑娘的脚步也会愈发临近。春天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在这个黄金季节能“窜一窜”。想让孩子长得高,合理运动很有必要。接下来,爱高高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两个适合孩子的运动项目,助大家一臂之力。
自出生至成年,其身高生长速度不是匀速的,出生至2岁时一般身高会长28cm,其中在4个月以前、5~12月、1~2岁这3个年龄段各完成1/3。2岁前营养对生长的影响远超过遗传因素,年龄越小越是如此。2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匀速长高5~7cm直至青春期第2次加速。
明明5岁了,身高在同龄小孩中一直偏低,但奶奶说不用担心,爸爸妈妈都那么高,明明定能长高的,只是发育比较晚而已,都说“晚长的孩子长大个儿”。妈妈对此持怀疑态度,这些关于长高的“传统说法”真的靠谱吗?想让宝宝快速长高?我有小秘诀!
孩子的身高决定于谁,是爸爸,还是妈妈?对于身高有先天缺憾的父母来说,想让孩子摆脱长不高的阴影的愿望是迫切的,总担心自己的身高会影响到孩子,那么孩子的身高有多大比例是取决于父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孩子身高的计算公式吧:
部分学者认为,当孩子的生长进入青春发育后期,第二性征发育成熟至生殖功能完全成熟、身高增长停止……进入这个长个子的尴尬时段,若想再安全长高一点点,需要有适当科学的方法,其中运动和蛋白质尤为重要。那么具体有哪些运动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