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治疗的适应症是生长激素缺乏的患者,经生长激素治疗,患儿每年可以长高10~15厘米,小于胎龄儿治疗3个月后能长高3~5.5厘米。
专家特别提醒矮小症患者及其家长,并不是所有矮小症都适合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如何治疗矮小症,请 勿滥用生长激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骨骺已经完全闭合但仍然矮小、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性矮小等都不适合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
以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为例,该病是由于肾小管缺陷,小便中排磷量增加,以致人体钙、磷代谢紊乱而造成佝偻病。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对一般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无反应,故又称抗维生素D佝偻病。
该病男性患者只能将此病遗传给女孩,女性患者可遗传给男孩和女孩。发病女性患者较多,但症状轻,男性发病率低,但症状较严重。患儿一般发病早,出生不久即有低血磷,多在1周岁左右开始出现类似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骨病变,“O”形腿常为引起注意的最早症状,但病情轻者多被忽视,也有患者因生长发育障碍致身材矮小而到医院就诊。病情严重的儿童在6岁左右可出现典型的活动性佝偻病,表现为严重骨骼畸形、侏儒症、剧烈骨痛,有些患儿可因骨骼疼痛而不能行走。患者可发生骨折与生长发育停滞。在早期出现牙齿病变,如牙折断、磨损、脱落、釉质过少等。成人常表现为软骨病。
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需要终身治疗,治疗原则是防止骨畸形,尽可能使血磷升高,并维持在0.97mmol/L以上,从而有利于骨的钙化,维持正常的生长速率,避免维生素D中毒所致高尿钙、高血钙的发生。
激素对于生长发育起着调节作用。参与调节的激素有好多种,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随着生物遗传工程技术不断发展,人工合成的人体生长激素逐渐用于治疗矮小症,但治疗效果如何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矮小症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两个标准差。或者是孩子的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年。矮小症的类型有哪些? 1、家族性矮小症 2、营养不良型矮小症 3、肥胖型矮小症
孩子的健康问题一直倍受关注,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健康,也是劳心劳力的。但是总会有一些问题影响着儿童的健康,那么具体是哪些问题呢?
沈阳有一对非常般配的“娃娃夫妻”,他们中妻子的身高只有1.2米多,丈夫1.4米,两人相貌如同八九岁的儿童,他们的真实年龄是34岁和29岁。矮小症通俗的说也就是不长个,这对袖珍夫妻因为身材矮小被误认为学生,那么矮小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在这种“身高”决定审美、决定命运的时代,不少家长期待孩子长高的迫切心理可以用四个字形容:盲目助长!而孩子们的长高结果也只有四个字表示:徒劳无功!这让万千家长困惑不已:明明已经努力了,连生长激素都用上了,可增高结果却如此微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