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
我们家是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条件一般,但是女儿酷爱主持,在学校不管大小主持,她一定是老师极力推荐的对象,感谢上苍,赐予我们这样一个宝贝,让我们骄傲的不得了
但是,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公平,我和孩子父亲的身高都不高,孩子遗传身高只有154厘米,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于是我们走遍大半个中国只为寻找一个能让孩子长高的办法,这期间的艰辛只有我们作为家长的自己能够体会到,旁人的闲言闲语也不少,甚至有人认为“身高是遗传的,是天命”,其中也有不少医生朋友居然也这样认为。
09年国庆节期间我们发现女儿乳房也已经有所发育也是在09年国庆节
改变我们命运的事情发生了,我们找到了潘教授
说改变命运一点不夸张!之前的闲言碎语在潘教授这里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因为这里有的是科学
是道理!
家族性矮小(遗传身高低)能治疗吗? 在潘教授这里他仔细给我们检查
仔细分析了治疗的方案,并且提出打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联合治疗和单独治疗)两种方案让我们家长选择,这种有商有量的诊疗模式,让我焕然一新!—-原来来医院看病还能这样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顿时觉得外面那些胡乱猜测的东西那些毫无根据的、假设的副作用足以耽误成千上万的需要治疗的孩子啊!心里有底之后我和孩子妈妈一致同意联合治疗。现在两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宝贝女儿已经长了16.5厘米,现在153厘米
骨龄控制非常好
两年半就长了一年多一点的骨龄
类似物已经停用了,月经还没有来,后面10厘米的空间我们一点也不担心
记忆犹新潘教授当时那坚毅、自信的眼神!无数次在想
等宝贝女儿以后真的成才了,衣锦还乡时候第一个感谢的必须是潘教授!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潘嘉严:
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有你们的信任,才能有我们取得的一点点成绩。有您的鼓励,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很多人将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一个好对象,不能愉快地运动或是实现理想统统归罪于他们的身高不够高。他们曾经被异性拒绝,找到工作难比登天,甚至因为身材矮小被嘲笑……
我国儿童矮小发病率约为3%,4~15岁生长发育迟缓的矮小患儿达700万名,但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儿不足3万名。65%的家长在孩子身高偏矮时,会首先考虑使用增高保健品,甚至盲目进补。那么孩子不长个,哪里错了呢?孩子不长个儿误在哪,我们来揭晓。
骨骼的年龄,简称骨龄。它是衡量孩子骨骼成熟程度的一个指标,也就是,孩子在骨骼发育过程中生长发育的成熟度。传统方法中,骨龄评估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马来西亚人身高普遍矮小。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如何判断你的小孩是否有生长障碍呢?
在这种“身高”决定审美、决定命运的时代,不少家长期待孩子长高的迫切心理可以用四个字形容:盲目助长!而孩子们的长高结果也只有四个字表示:徒劳无功!这让万千家长困惑不已:明明已经努力了,连生长激素都用上了,可增高结果却如此微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