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矮小与母乳喂养有关!!据爱高高儿童保健专家介绍,身材矮小始于出生后第一年并持续到第二年,母乳喂养、母亲文盲率、母亲照料、腹泻与家庭收入是影响儿童身高的相关因素,而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对儿童最佳营养物质的摄取发挥极重要作用。
婴儿出生后4~6个月完全纯母乳喂养,可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此阶段如果添加一口水或其它饮食,婴儿就会少吃一口母乳,还增加了婴儿患腹泻的可能性。1998年一份万名儿童的研究结果表明,非纯母乳喂养婴儿身材矮小的危险性是纯母乳喂养婴儿的2.2倍,同时发生腹泻的危险性也增加了2.7倍。纯母乳喂养婴儿身材矮小的发生率比混有水分或添加其他食物尤其是粮食类食物的母乳喂养婴儿降低了25%。
当婴儿4~6个月以后,婴儿必须开始添加辅食。有些年轻父母给孩子的辅食主要以米、面为主,蛋、瘦肉和豆类食品的摄入不足。由于婴儿胃的容量很小,这米、面等食物很容易使婴儿有饱感,但能量及营养素含量却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要求。研究与实践已证实,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热能与营养素加锌、铁等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及蔬菜。18个月至24个月的婴幼儿如在食物中添加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提高10%。其身材矮小的发生率则下降2.6%,添加蔬菜水果类食物也可得出相似结果。
专家提出,要建立婴幼儿的科学饮食结构,改善孩子在18个月内的营养状况。
矮身材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在06年10月再次对矮身材儿童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取得一致意见。矮身材儿童怎么治,我们一起来看看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
目前我国由于生长发育迟缓造成的身材矮小者超过800万人,并且每年还在以16.1万人的速度递增,其中5-14岁儿童患病率超过3%。专家提醒及时治疗可以达到正常身高,0~3岁就需要观察儿童身高,4岁是判定儿童矮小的分界线。
在门诊看的最多的病人就是矮小病人,听到的都是“潘大夫我家孩子能长多高?”“潘大夫我家孩子矮不矮?”等等类似的问题,当家长们听到我说“你的孩子是晚长”时,他们就松了一口气,他们是希望由医生来告诉他们是晚长,本次课堂就带你走进“晚长的神秘世界”。
欧洲儿科内分泌学会专题研讨会纪要(摘要)一、ISS的定义:ISS是指个体身高低于年龄、性别与其相同的正常群体平均值2SD以上,且无全身性、内分泌、营养性疾病或染色体异常状况,特别是ISS患儿的出生体重和生长激素水平均正常......
矮小症症状分析主要从两大方面:1,矮小症诊断标准,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人一2S或第3百分位2,矮小症患者体征,婴儿期起病者多于1-2岁后生长较慢,生长速度每年不超过4cm,身材矮小,体态相对匀称。特发性矮小症生长迟缓的年龄多在4岁以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