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是一项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灵活性,促进儿童骨骼生长。每次跳跃着地时,地面反作用力会传递到骨骼上,刺激骨骼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从而促进骨骼的发育。
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跳绳是公认的完美长高运动,也是小朋友们的体育必修课。周末、假期老师也会让孩子在家练习,但如果掌握不好跳绳技巧,可能会适得其反。
跳绳姿势不对危害大
弯腰驼背,脊柱易受伤
跳绳时身体承受的冲击力显著高于步走,特别是儿童,如果姿势不对,弯腰驼背,容易增加脊柱负担,诱发损伤。
内八字/外八字加重关节磨损
跳绳时脚掌呈内八或外八,会导致身体重量在足踝分布不均,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膝关节、踝关节甚至髋关节的局部磨损。
跳太高冲力大
跳得越高,落地时对膝关节的冲击就越大,对膝盖的损伤也会增加。
全脚掌落地
跳绳落地时全脚掌着地,时间久了会使膝盖磨损加重,脚后跟出现疼痛感。所以要学习前脚掌起跳和落地,降低运动损伤。
跳绳正确姿势
跳跃时前脚掌起跳和落地,跳起高度一般在5厘米左右,落地时稍有屈膝缓冲动作,以减少对膝盖和脚踝的冲击。跳起时,脚尖可以微微上勾,以方便绳子平滑过脚。
暑假跳绳长高计划
学龄前(3~6岁)孩子跳绳累积300-500个/天,学龄期孩子累积1000-2000个/天,频率120次/分钟左右较合适,但也要结合孩子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运动强度以心率达120-140次/分钟,小脸红扑扑、微微出汗,坚持20分钟以上为佳。
温馨提示:
从零开始的阶段,家长要保持耐心,允许孩子出错。重要的不是每次练习的时长,而是每天的坚持,不然孩子也会感到厌倦。
跳绳注意事项
穿着:
跳绳时最好穿着轻便的运动服和弹力好的鞋子。轻便运动服透气性好,能减少摩擦束缚,让儿童跳绳时更舒适自由;弹力好的鞋子可缓冲落地冲击,保护脚踝和膝盖不受伤害。
长度:
长度合适是跳绳的关键。让孩子双脚踩在跳绳中间,将两端拉至腋下位置,这个长度较为适宜。
热身:
孩子在跳绳前先让四肢及关节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很有必要,跳完绳后再做肌肉和关节放松活动,能有效预防肢体酸痛不适。
场地:
跳绳场地要平坦、柔软,最好是木地板或塑胶地面,避免在水泥地或瓷砖地上跳绳,以免对孩子的膝关节和踝关节造成过大冲击。此外,场地周围要开阔,无障碍物,防止孩子在跳绳过程中碰撞受伤。
参考资料
[1] 国家体育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介绍及评分标准
[2] 天津妇幼保健*跳绳是最完美的长高运动!
[3] 重庆跳绳协会*跳绳知识 | 5个跳绳姿势,伤害膝关节,记得要避免!
胖是一时的,矮是一世的!“为了自己,为了下一代,不能妥协的就是身高!” 矮一厘米也不能接受 ,这让大批可“胖” 不可“矮”、可平胸不可短腿的 “有志青年” 铤而走险,走上延骨拉筋的手术台。有“抱负” 是可取的,但是投机取巧往往会赔上卿卿性命!
孩子的身高是不少家长尤为关心的一个成长问题。有些家长甚至常让孩子多吃各种滋补保健品,或者不断增加饭量来使孩子的身体长得更快更高。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孩子的身高呢?
一般来说,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可诊断为矮小症。
钙是人体必需矿物质,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骨骼形成迅速,骨量不断积累,对钙的吸收和储备需求更多,因此需要更多的钙摄入。补钙已成了众多家长的必修课,然而孩子钙没少补,为啥还是缺?真相是:补进去不等于吸收好!今天就来聊聊怎样补钙。
青春期前的身高增长占人体终身高的80%左右,骨龄越小,身高的潜力和调整空间就越大。人的骨骺在14、15岁时候就会闭合, 一旦骨骺闭合,长高的机会为“零”。年龄越小,身高追赶机会越多。怎么吃让身高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