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差多少,才算矮小?
我家的萌萌在同龄孩子里算是身高偏矮的,每次体检身高属于正常值偏下。为此我总是担心孩子的身高,要去医院给孩子测骨龄,孩子爸爸却总是说,不用太担心并且不支持去医院。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下面是一篇很好的专家提供的事例以及关于孩子骨骼和身高的解说,推荐给和我一样有担心的妈妈们。
怎样才算矮身材100个同龄人当中最矮的3个
专家介绍,医学上的“矮身材”和人们通常说的个子矮不尽相同。医学年龄身高表中低于第3百分位数者才属于矮身材。通俗地讲,是指在一个大约100名学生的班级里,身高最低的3名孩子可能属于“矮身材”。
另外,可参照同龄人的平均身高。举个例子,根据2005年全国九城市调查,我国9岁男孩的平均身高为135.4cm,矮小身高为124.6cm,超高身高为145.5cm。如果一名9岁的男孩,他的身高在124.6cm~135.4cm之间,就属于偏矮;如果低于124.6cm,那基本就可以下“矮小症”的诊断了。
不过,骨龄才是反应后期生长空间的可靠指标。如果一个8岁的儿童,虽然身高与平均身高相同,但如果他早发育,骨龄已经11岁,与11岁儿童平均身高相比就属于矮小了;同样是8岁儿童,身高低于平均身高5cm左右,但骨龄稍落后,只有7岁(正常人骨龄与年龄相差不应该超过2岁,超过2岁视为异常),则成年身高完全可能是正常的。
多因素影响孩子身高 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也长不高
孩子身高的决定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生长发育的特征和潜力,如父母或祖辈的身高,对孩子的最终身高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同时,孩子的身高还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营养、运动、睡眠、疾病、心理等环境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身高增长是在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实现的,主要的内分泌激素包括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性激素等在不同的阶段协同调节儿童长高,其中任何一种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都会影响孩子长高。曾经有一名9岁的小女孩,身高88厘米、体重12.5公斤,仅相当于3岁孩子的身高。孩子的母亲身高1.58米,父亲1.7米,家族里也没有人特别矮小。原来,小女孩一出生就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后来经过半年的治疗,孩子长高了10厘米,再坚持下去,她可以长到正常身高。
提醒:“晚长”只发生在少数孩子身上
孩子身高不理想,不少父母相信是因为“晚长”,还有人说“二十三蹿一蹿”。其实,这样的好事仅发生在大约10%的孩子身上,必须由专业的医生根据体检、骨龄和内分泌检查结果等判断。
恐惧药物、滥用药物和器械也是常见的现象。有的孩子已经诊断明确,但家长缺乏医学常识,过于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用药,让孩子失去治疗机会。相反的,有的家长则轻信所谓“增高药”、“增高鞋”等,用药后孩子不仅未长高,有时还使骨骺提前闭合,结果适得其反。
提醒家长,对矮身材的治疗通常应尽早干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体重越轻,用药剂量越小,所花费用就越少,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口服“长高药”能明显帮助长高,医学上公认的只有生长激素对长高有确切作用,但它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证,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爱高高成长专家介绍,这两个时期此时受体内激素水平升高的影响,身高在短期内飙升,如果生长发育充分,对身高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每个阶段,家长都应该注重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特点,并给予正确、科学的养育。
健康,一个我们众所熟悉的词,但我们真的了解吗?健康就是指没有疾病吗?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状态。不是说孩子身体没问题就没问题了的,心理疾病也是常见的疾病。
不快乐的儿童会影响身高,心理方面的有害因素可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是其身材矮小。生活在较优裕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儿童,其身高增长较快。
正常儿童的生长都要经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特征:第一阶段从出生至2岁,又叫快速生长期。出生后的头三个月是人体整个生长阶段长得最快的时期......不同阶段的身高增长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内分泌生长激素、营养、生活环境和方式及遗传因素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证实,5月份孩子的平均身高增长最快。可是近期不少宝宝因为厌食,让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影响,所以很多宝爸妈都十分着急。我家孩子已经10个多月了,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出现了厌食现象,几乎不吃主食,只喝奶,约600毫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