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矮小儿童就诊渐渐增多,尤其是节假日时期,就诊孩子会急剧增加。在门诊,很多身材矮小儿童家长有这样的疑问:需要做什么检查?做这些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家长关注孩子的身高,但是,如果不了解这方面的医学常识,没有做好就诊前准备,常常不能合理的安排检查,导致浪费时间。另外,就诊时家长的问题都希望得到医师的解答,但由于门诊就诊时间有限,可能不能一一详细解答,故在此我对矮小儿童就诊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相关问题做些解答,供家长及孩子参考。
首先,测身高、体重,测身高时注意脱鞋、站直、放松。原因:通过医院专业的测量身高仪器,准确的测量孩子的身高,精确的。然后,问病史:家族情况,父母身高,母亲妊娠情况,孩子出生史、既往疾病及用药史等。然后是体格检查:包括智力、面容、体型、身材比例,及重要脏器检查,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检查。
在下来就是实验室检查:
①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
②骨龄;
③头颅垂体MRI检查(看脑垂体大小及有无占位性病变);
④甲状腺功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检测;
⑤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⑥染色体检查(必要时做);
⑦肾上腺B超检查(必要时做)等。
那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呢?
1、骨龄片: 矮小儿童,首先需对左手腕掌指进行X线照片(骨龄片),以了解骨龄,判断孩子骨骼生长情况,骨骺闭合的程度(如果骨骺闭合,则再无治疗可能)和生长潜力,特别是通过详细评估骨龄并做成年身高预测很重要,知道不治疗到底能长多高,才能知道是否需要治疗或确定更合理治疗方案。
2、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素:检查是否有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的矮小症;如果肝功有异常提示要慎用或禁用生长激素,因为生长激素要通过肝脏代谢,会加重肝脏负担;空腹血糖异常要先查清原因或先治疗血糖问题。
3、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生长激素在体内呈脉冲式分泌,平时值很低,只是在夜间深睡眠时出现3~5个高峰,夜间采血孩子可能会醒,且时间长采血次数多,因而不采用。随机采血无法检测到峰值水平,无法反应生长激素是否正常,故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什么是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方法?
a. 于清晨不运动、空腹进行。 激发试验前一晚开始禁食禁水,试验全过程禁食。
b. 两种药物激发试验(避免一种药物做激发试验有15%的假阳性)药物包括:胰岛素、可乐定、精氨酸、左旋多巴等,选择两种药物,其一为激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药物,另一为抑制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药物。
c. 给药途径:口服和静脉。 分别采用口服和静脉两种用药方式,可减少因消化吸收原因影响口服药迅速起作用的可能。
d.激发试验采血时间及次数: :给药前采血一次测定基础生长激素值,给药后30、60 、90分钟分别采血测生长激素值。
e. 结果判断:任一次GH峰值≥ 10ng/ml为正常;GH峰值 < 5ng/ml为完全缺乏;5ng/ml < GH峰值 < 10ng/ml为部分缺乏。(注:完全性缺乏是区别于部分性,并非是体内完全没有生长激素)
4、染色体、磁共振:未发育女孩还要查染色体以排除“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特纳综合症)”,极个数男孩也可能需要检查染色体。一般都需要检查脑垂体磁共振(MRI)或CT,以排除垂体肿瘤等不适合应用生长素的因素。
孩子的健康问题一直倍受关注,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健康,也是劳心劳力的。但是总会有一些问题影响着儿童的健康,那么具体是哪些问题呢?
13岁的男孩身高1.59米,停止长个已有一年,一测骨龄却已16岁。前几天,男孩的妈妈找到医院生长发育专科,急切地求助医生想办法帮儿子“长高”。替男孩接诊专家遗憾的告诉家长,孩子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生长干预期,骨龄已达16周岁,预测身高估计在1.60米左右。
并非所有特纳综合征的女孩都有典型的外貌体征。最近有一位以“部分生长激素缺乏症”就诊的女孩:12岁,出生情况无特殊,无先天性疾病。因此对于以矮小就诊的女童,即便没有显著的体征,仍不要轻易排除特纳综合症的可能,严格按照诊治指南进行诊疗,避免漏诊。
生活水平提高,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也在逐步升高,然而,儿童矮小症却成为继肥胖、早熟之后又一个危害儿童健康的大敌。爱高高儿童成长专家表示矮小症是完全可以治疗的,“关键是要警惕,早发现,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就越好。”
孩子的身高是爸爸妈妈们都很关心的问题,在宝宝长高过程中,爸爸妈妈们心存了不少疑问,那就来看看专家是怎么回答父母对孩子长高最关注的四个问题。 疑惑一:我们两夫妻都不高,孩子能高吗? 专家解疑: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共有两次生长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