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上对病理性身材矮小患者的诊断准则是:与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正常儿童身高比较:
①身高-3SD以下者,应立即进行常规病因的筛选及垂体功能检查;
②身高在正常儿童身高2~3SD之间者,作常规病因的筛选检查,若未发现异常,应至少观察生长速度6个月;
③身高在正常儿童身高0~2SD之间者,观察生长速度至少6个月再决定是否需做病因检查;
④生长速度低于正常儿童第3百分位时,不论其身高是否正常,均应进行病因检查。
实际上家长和有关的儿保工作者应该密切注意小孩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小孩的身高低于第3百分位时应该作常规病因的筛选及垂体功能检查,若未发现异常,应至少观察生长速度6-12个月;另外如果小孩的身高在第3到25百分位之间时,应该至少观察生长速度6-12个月。但是如果孩子的身高在同伴中属于中等偏上,但是如果他的生长突然减速了,也都应该进行病因检查。
春季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而到了夏天,家长们就容易掉以轻心了。专家提示,除了春季是孩子长个的“黄金期”外,夏天其实也是小孩骨骼生长及身体各项机能发育的最佳阶段,营养和运动如果跟不上很可能妨碍宝宝长个儿。那么,夏季该如何帮助宝宝长个儿呢?
骨骼年龄测试,有时被称为骨年龄评估,用来提供一个孩子的发展状况,这比单独根据TA的身高/体重,和年龄信息来的结果更准确,检测结果有助于确定儿童患者的生长模式和生长缺陷。
在门诊看的最多的病人就是矮小病人,听到的都是“潘大夫我家孩子能长多高?”“潘大夫我家孩子矮不矮?”等等类似的问题,当家长们听到我说“你的孩子是晚长”时,他们就松了一口气,他们是希望由医生来告诉他们是晚长,本次课堂就带你走进“晚长的神秘世界”。
身高增长是一个有规律的连续过程,而且还具有阶段性。在不同年龄阶段身高增长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身长在胎儿期增长最快,其中在胎儿中期(4—6月)增长约27.5厘米,超过成熟胎儿全长的1/2。我国城市正常新生儿出生身长为49.7~50.4厘米,城乡差别不大,男婴略长女婴。
沈阳有一对非常般配的“娃娃夫妻”,他们中妻子的身高只有1.2米多,丈夫1.4米,两人相貌如同八九岁的儿童,他们的真实年龄是34岁和29岁。矮小症通俗的说也就是不长个,这对袖珍夫妻因为身材矮小被误认为学生,那么矮小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