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高高儿童成长专家提醒,孩子个头矮是否是“矮小",最好到小儿内分泌专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身高、骨龄、生长发育状况来综合评估。
孩子个子长得矮,怎么回事?营养失衡还是锻炼不够?在如今物质丰富的年代,吃得好、吃得饱已经不是问题,然而有些孩子的身高增长却未能如家长所愿,成为家长们面临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近年来,一个新名词“矮小症”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不少家长惊讶地发现,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比同龄孩子矮了好多,紧急就医后才知道,原来是矮小症在作祟。矮小也是一种病吗?如何区分"矮小"和"晚长"呢?其诱发因素有哪些?引起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但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以下7种:1.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2.遗传和家族因素,3.生长激素不敏感或抵抗综合征,4.特纳综合征,5、出生时低体重低身长,6.骨骼发育障碍,7.其他内分泌疾病引起。
了解孩子正常的生长过程 正常儿童的生长都要经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特征:第一阶段从出生至2岁,又叫快速生长期。出生后的头三个月是人体整个生长阶段长得最快的时期......不同阶段的身高增长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内分泌、营养、生活环境和方式及遗传因素等。
目前通常通过拍摄左手指、腕正位片来评价骨龄,按照“手腕部骨龄片拍摄方法”的操作要求,骨龄片要求一次曝光拍摄要能同时显示左手掌、指骨、腕部至桡尺骨远侧端骨干3~4cm等部位;左手掌面向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和食指约成30~40度角,平放并贴紧暗盒。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孩子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期而再也长不高的“悲剧”,几乎所有“悲剧”的背后都是家长缺乏相关知识,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孩子的身体长高。虽然父母们都盼望孩子长高个儿,但对于身高的错误观念却比比皆是。
现代社会对身高有很高的要求,孩子的身高和生长发育是每个家长关心的问题,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比较矮是就会很着急、担心孩子是不是矮小症、有的甚至病急乱投医、在门诊,越来越多的家长恐矮心切,不少孩子本身还是正常范围,生长速度也还可以,但是很遗憾